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未來供應鏈五大主流技術

2008-3-10 1: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美國易騰邁公司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在同世界各地客戶、行業分析師、研究人員、IT業界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等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后,認為將有5種技術驅動未來供應鏈發展。” 

  RFID:被高估還是被低估的技術? 

  RFID(無線射頻技術)的應用日趨普及,它在資產管理及供應鏈領域所能發揮的價值尤為明顯。美國海軍在一項存儲管理關鍵任務使用RFID支持數據輸入,操作時間節省了98%。TNT物流部使用RFID來自動紀錄裝載于拖車上的貨品,確認程序所需時間節省了24%。 

  RFID在存貨、倉庫及配送運營中的新應用模式是使用車載RFID設備和其它移動RFID讀寫器,用于增強或取代傳統的固定RFID設備。 

  評說:RFID自誕生之日起,就被冠上“未來技術導向十大技術之一”的響亮名號,隨同而來的標準無法統一、成本過高、投資回報不明顯、應用需求不足、RFID標簽讀取率不高等諸多質疑也就接踵而至。但質疑并未放緩RFID推進的腳步。 

  從今年年初至今,上RFID項目的企業不在少數。上至中遠物流的RFID項目,下至上海港與美國薩凡那港進行RFID試驗,基本上每月都有幾條物流企業采用該技術的消息爆出。這些消息都在說明一個事實:2007年,RFID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正在加快。 

  就在RFID應用逐漸深入的今天,上海郵政的RFID項目卻被一些人給予了“在考慮到郵政系統政企不分時,這難道不更像是一個形象工程嗎?”的評價,上海生豬流通和北京的標簽牛,也被他們說成了政府工程;麥德龍的未來商店,更是被這些人當成了一個演示項目。 

  任何新事物在誕生時,都會受到質疑,RFID也不例外。但不能一桿子否定所有。哪有一項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十全十美,每一項技術不都是在應用中日趨完善的嘛? 

  二維條碼:我依然有存活的價值二維條碼的效益早已獲市場肯定,但由于使用環境不同會導致有些標識難以讀取,所以其廣泛性還是有待進一步提高。但隨著自動對焦技術的面世,二維條碼逐漸成為物品管理、追蹤及其它運營工作的主流支持技術。大多數的機構需要使用不同的條碼應用軟件來處理各式各樣的標識、尺寸以及編碼數據。比如,對于用在倉庫貨架的標簽,使用大規格線性標識技術較為理想。對于在裝船貨物上用的標簽,有條碼區域的102毫米標簽是常用的規格。由于攜帶兩個獨立的條碼讀寫器是不切實際的,很多機構放棄使用二維條碼,只是使用普通的線性條碼。 

  評說:條碼技術是最基本的物流管理手段,再先進的物流系統也離不開條碼技術的應用。條碼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一維條碼,有許多局限性。比如信息密度較低,信息容量較小;沒有錯誤糾正能力,只能通過校驗字符進行錯誤校驗;保密防偽性較差;使用可靠性差,受外界損傷后會毀損信息;表示漢字信息十分困難。正因為如此多的不足,二維條碼應運而生。 

  雖說起步晚,沒有任何技術積累,沒有成熟規模的二維條碼研究機構,RFID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些都影響著我國二維條碼的發展,但二維條碼仍有存在的價值。 

  二維條碼信息容量大、譯碼可靠性高、修正錯誤能力強、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條碼符號的形狀可變、編碼范圍廣、保密、防偽性能好等特點,都可以算得上它的優點,所以二維條碼被ISO和一些主要工業標準組織采納為運輸標簽標準。 

  在2006年很長一段時期內,RFID風頭無限,它的出現讓人們仿佛感覺到,條碼時代將慢慢淡去。然而,就在眾人認為RFID就要勝出的時候,成本優勢的天平又倒向了條碼技術那一邊?梢灶A見,在RFID標準尚未出臺,成本還沒有降到同二維條碼不相伯仲之前,二維條碼與RFID將在供應鏈上不同的范圍內長期共存。 

  語音及GPS技術:盡在掌握中供應鏈另一個方案的發展趨勢是手持式電腦結合了語音通信及GPS功能,令它可以同時支持數據采集、數據通信及手機通信,易騰邁的CN3便是一個典型例子。隨著廣域無線通信的覆蓋面(包括GPRS、GSM、CDMA等)日趨廣闊及通信價格不斷下調,越來越多公司能負擔使用實時數據訪問系統的費用,提高供應鏈的效率。 

  評說:GPS是個好東西。別管貨物運到哪,只要讓全球定位系統一查,那就是“門清”。現如今,各運輸公司的老板更是體驗了它的好處。物流公司只需在把通信盒往貨車車頂上一安,駕駛員和總部之間就能實時通信?偛客ㄟ^衛星知道貨物的實時位置,并將這一信息更新到數據庫中,這家企業老板通過網絡就可知道貨物目前所在的位置。 

  語音識別:成本問題語音識別技術使得手持式電腦的使用者不需分心留意屏幕,在IT產業提倡開放系統及互操作性的大潮下,目前語音合成/識別功能已經能輕易地融合在多種舊的供應鏈應用軟件里,包括倉庫管理、提貨及存放、庫存、檢驗、品質監控等,這主要是得益于終端仿真(TE)語音識別技術的面世。 

  根據一項對大批量配送中心所做的調研結果顯示,使用條碼數據輸入方法的準確性比傳統語音技術高5%(前者為99%;后者為95%),但使用條碼處理需要多26個全職工人。如果結合條碼和TE語音識別技術的系統,其準確性與單純使用條碼技術相當,但可以少用22個全職工人。 

  評說:這種技術最適合用在配送或分揀中心,既省人力又可提高準確性?涩F今基本上在國內配送或分揀中心看不見它的影兒。為什么?還是成本。就算現在快遞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但在國內如果某個快遞人員在收件時,能拿個掃槍來識別快件的二維編碼,就算不錯。畢竟新技術推廣,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爝f企業要提升信息化水平要一步一步走,什么叫“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就是這個理。 

  便攜式打印機:誰家存在 

  目前移動打印機是打印行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環。銷售、服務及配送人員使用便攜式打印設備可以立即為客戶提交所需文件,同時馬上建立一個電子記錄文檔,不需另行處理紙張文件。在工業環境中使用便攜式打印設備,可以節省工人前往一個打印中心提取標簽、提貨單、其它打印輸出文件的時間。 

  評說:試想,一個快遞員收取快件時,左手拿個掃槍,識別快件編碼,右手的便攜式打印機就可以打印清單。有這效率的快遞,哪個客戶不喜歡?但能做到上述情況的公司實屬鳳毛麟角。說句極端的話,現在連部分國際快遞巨頭都達不到如此先進水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