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內快件業務支持供應鏈整合
2008-3-1 2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導讀:如今,DHL已經在中國將其供應鏈服務布局完畢。DHL能否把時間的先發優勢變成市場的現實優勢?
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DHL將為中國半導體領域客戶量身定做‘高效和經濟的解決方案’。”在上海舉行的2005中國半導體制造業高峰論壇上,DHL亞太備件物流總監JohnFarrell帶著DHL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向與會的中外半導體制造商們盡情的“推銷”了一番。
相對于Fedex、UPS等其他幾大國際快遞公司而言,DHL總是在時間上先行一步:第一個與中外運成立了合資快遞公司,第一個在中國開展了國內快遞業務,首先把供應鏈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如今,DHL已經在中國將其供應鏈服務布局完畢。DHL能否把時間的先發優勢變成市場的現實優勢?
記者近日采訪了JohnFarrell、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奮禎、DHL丹沙海空運東北太平洋(亞)區域副總裁王梅林和DHL全球客戶解決方案部亞太區電子元器件部銷售總監沈劍平。
記者:目前供應鏈整合服務在中國的情況是怎樣的?
JohnFarrell:供應鏈這個概念的確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但能夠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企業還非常少。在中國,供應鏈的整合還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我們最近作了一個調查,了解到許多公司,包括許多先進的跨國公司,并不把供應鏈的整合外包作為其業務重點。盡管如此,中國仍是我們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今后對供應鏈整合的服務需求必將日益增大。
記者:面對快遞、物流行業越來越多的競爭,DHL如何看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陳奮禎:目前,我們已經在中國擁有最大的網絡覆蓋,有56家能夠獨立經營快遞業務的分公司,業務覆蓋全國318個城市,遠遠超過競爭對手,去年在快件業務方面仍取得了35%~45%的增長。兩年前我們有3600名員工,到現在已經接近5000名。
當然,增長速度快,帶來的相關的問題就會增多。比如我們過去投資建設一個服務中心可以用5年,而現在則要求在2年之內完成。快速的增長也給人才的培訓,設備的配置帶來了壓力。
王梅林:在貨運方面我們在全國還有21個分公司,而且分布廣泛,包括在西部的西安、成都等地。我們的戰略是,客戶要到哪里去,我們要比客戶先行,要走在市場的前面。大家都知道英特爾在成都設立了分公司,但第一個在成都設立分公司的外商是DHL,如果知道了英特爾設立之后我們再設,那就晚了。
沈劍平:除了快件、空運,DHL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就是針對我們全球前107個客戶特別組織了一個機構———全球客戶解決方案部,這個機構的服務重點在八個不同的行業,包括航空、電子半導體、精密儀器、醫療器械等。我們為客戶提供單一接觸點的一條龍服務。他們所有的需求,包括物流、快件、倉儲管理,都通過這一個部門來服務。
記者:DHL去年宣布正式推出國內快遞業務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陳奮禎:國內快件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策略性的投資。如果要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就需要我們自己工具箱里的工具是最齊全的。第一是一個國際的快件網絡,第二就是一個國內的快件網絡,第三就是把這兩點結合起來,做到橫向的整合(地區間)和縱向整合(快遞、物流、供應鏈)。我們還要為客戶在資金流方面為他們服務,然后再加上一個很強的信息網絡,就形成了一個信息流。有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就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供應鏈方案。所以國內快件的推出,本身主要的意義并不在于你在國內快件這一塊占的市場份額有多少,而是構成了DHL供應鏈整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以國內快件來支持整個供應鏈方案的業務。
記者:能否具體解釋一下如何實現DHL所提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
王梅林:現在“綜合物流”的觀念已經在改變了,不過,最重要的是幫助客戶提高他物流的速度,使他的資金能夠運作得更快。資金流可分為兩個層面,傳統上是指你怎么運用物流的手段,通過信息流來幫助客人來加快他們的資金流運作。比如一票貨件要送到指定的工廠,以前貨送出去以后,如果卡車司機送到后不打電話回來,你就不知道貨送到沒有;而現在是經過衛星技術,把送貨的信息發回來證明這個貨已經送到了,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信息流。這樣,客人就可以馬上把賬單開出去,把他的錢收回來,這是資金流速度方面很大的提高。也是我們解釋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個主要的層面。
另一個層面,就是物流公司在整個供應鏈方面的角色擴大到包括銀行的角色,但并不是把銀行的業務拿走,而是說這樣可以讓客人省掉了跑到銀行去填一大堆表格的精力。
記者:未來幾年在中國有什么具體的投資計劃?
陳奮禎:從去年開始的5年的時間里面,我們會在中國追加投資2.7億美元,其中2億美元用于完善中外運敦豪在中國的基礎設施,改善4個現有口岸作業中心,增加14家分公司,增加2100個就業職位,設立3家快遞物流中心和16家備件物流中心。另外還將擴大DHL丹沙海空運的中國服務網絡,由目前的20個城市增加至2007年的37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