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收費公路所折射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2008-3-1 12: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貴報前日社論《貪婪的收費公路讓政府蒙羞》,對收費公路所存在的種種弊端作了剖析,文中論點鮮明,讀后頗有同感。由此也聯想到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國有資源(產)流失問題。   為什么說收費公路存在國有資源(產)流失問題呢?我們從收費公路建設的投入來分析。建設資金是第一種投入,建設用地是第二種投入。雖然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征地費用來表達為資金形式,但這種表達并不能反映所投入土地的全部價值,原因是征地費用的標準遠低于市場標準(根據國家優先發展大交通的政策),結果國家政策形成的隱性投入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卻全部由投資方獲得,從而產生了公眾不易察覺的國有資源(產)流失問題。例如,當一條4級公路改造為2級收費公路時,其投入產出分析往往只計算新征土地的費用和工程建設的費用,而新征土地原本的價差和原公路的價值都被有意或無意忽略,客觀上造成了投資方以部分資本投入獲得收費公路全部價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的結果,國有資源(產)由此產生流失。
  還有另一個問題更不容易被察覺到,魯迅先生說:“世界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說明在哪里修路,有一定的規律可尋。事實上,絕大部分路橋都含有一種隱性的空間權,也就是說,在一個地方修了路橋,后來的投資者便無法以同樣的成本修建功能相同的路橋,因為先進入者一般都選擇了建設成本最低的線路或位置。這種建設成本最低的線路或位置也就是一種特殊的空間資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這種本應屬于國有資源(產)的價值也被收費公路的運營部門無償占有。
  類似的國有資源(產)被某些部門或實體無償占有或超低價使用的情況還有很多,如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礦產等)、水電資源(供水和發電)、風景資源(國家風景名勝區等)和文物資源等。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主要還是通過人大立法、政府監管、公眾和輿論監督等途徑來解決。人大要加快《國有資源法》的立法程序,對國有資源的類型和開發方式作出法律規定,設立資源稅,并確定資源稅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分配原則,同時應對開發利用國有資源的投資回報水平制定合理的限制。各級政府則應依法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監管,防止其利用隨意增加(或虛增)人員成本(員工數量及其薪酬水平)以規避法律限制的行為,包括對壟斷企業員工的薪酬水平與社會平均薪酬水平的差距進行合理的限制。法律、經濟和資源科學研究人員則應加強相關研究,為各類國有資源的合理定價、投資者合理的回報水平、壟斷企業員工合理的薪酬水平等提供公允的計算方法和科學數據,也為公眾和輿論監督提供依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