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帶動IT產品應用
2008-3-1 2: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受惠于供應鏈管理有關的信息科技產品和應用越來越受用家關注,研究機構──穆迪經濟預料,今年花費于企業信息科技軟硬件的開支將達到54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
美國研究機構ARC的物流管理部總裁干沙里斯說,供應鏈管理科技的生產市場今年將十分暢旺,例如倉儲管理系統(WMS)、運輸管理系統(TMS)和共同工作生產系統(CPMS)等會大受歡迎。他說,這些科技產品在今后數年都會獲得可觀訂單,原因是很多全球性的跨國企業都把更多供應鏈管理工序外判,這方面的技術將變得越來越專業化。
未來五年年均增9.2%
他預料,有關供應鏈管理科技產品訂單金額,在未來五年的每年平均增幅為9.2%,到二○一○年達到66億美元,較二○○五年的42億美元累積上升58%。他說,不少公司都致力進行垂直整合,獲外判工序的機構亦成為這些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為了提升運作效率,減少溝通屏障,信息上的互享、流動顯得十分重要,造就相關科技產品需求以高速增長。 干沙里斯說︰「企業正全球性地外判操作工序,人們說的供應鏈管理,就是貨物、信息、文件、資金的有效流動,在這個涉及多個單元的運作上,就面對更大的管理上挑戰,原因是參與操作的單元或伙伴越來越多。」他又稱,在顧客的角度看,他們又要求更高的信息透明度,例如貨物實時到達、貨物追蹤等,這又需要很高效能的信息科技產品作為支持。
他表示,顧客要求物流公司把貨物「分秒不差」地送抵目的地,物流商要配合市場發展趨勢、競爭環境,只好不斷通過投資購置更先進的信息科技產品去改善服務質素。他補充說,另外IT生產商又積極地推出日新月異的軟、硬件,物流商在這方面的采購金額將不斷上升。
投資將以「服務為本」
ARC供應鏈管理研究部副總裁方坦拿預料,未來五年,企業投資信息科技產品會根據「服務為本」為原則,目的以改善顧客服務質素為主,從而提升競爭力。他稱,這個原則背后的理念就是供應鏈的整合,因為所有企業絕對不會將注意力單單放在內部操作上,只有在顧客不斷增加、貿易額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才有更大批的信息、訊息需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