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淅淅瀝瀝的大雨一大早就下個不停。記者從福州驅車趕往200多公里之遠的閩贛交界處。汽車進入泰寧地界,氣溫已降到接近零
度。過了邵武上村隧道,大家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滿山遍野一片雪白,防撞欄桿上結滿了冰塊,綠化帶上的花草樹林上全是直徑逾10厘米的冰凇,碗大的竹竿被壓彎了,成了倒U型。
從1月15日起,數百名高速公路養路職工、民兵預備役官兵就堅守在上村隧道到閩贛交界處這段11公里的公路上,冒著零下凜冽的寒風,揮舞著鐵鍬在奮力破冰……
據高速公路養護公司負責人介紹,剛開始,路面僅結上薄薄的一層冰,撒上一些鹽或用養路車碾壓碾壓就能確保公路通行。1月25日以后,每天都要下幾場凍雨,一晚上冰層厚達10厘米以上,撒鹽融冰不靈了。養路員工開來了推土機、鏟車,甚至調來了“路面加熱王”,也逐漸不管用了。養路工揮鍬上路,每天工作十幾小時,保證白天單邊通行。這里大雪壓斷了電桿,停電一個多星期了,員工吃飯、喝水都困難,從十幾公里外送來的盒飯常常是冷的,許多人累病了,有的人口袋里帶著一小瓶“二鍋頭”,凍得不行了就呡一口酒暖暖身子。
連日來,在上村隧道出口的路面上,總能看到當地路政大隊長翁應宗的身影。1月28日,塔前服務區滯留了12輛大客車及大量的貨車,不少司乘人員情緒不穩定,翁應宗果斷調來12輛帶有防滑鏈的貨車破冰開道、利用高壓沖水車與人工鑿冰。他帶頭拿起工具破冰,親自上第一輛貨車引導車隊通過危險路段。經過8個小時奮戰,實現臨時單向通車。隨后,他不顧疲勞又投入到指揮車輛通行的工作中去,直到1月30日凌晨5點才回到宿舍。
高科技在抗災中顯威力。進入高速路,每隔一段路,電子顯示屏上就提示前方路況,指引車輛分流,極大緩解了車輛滯留狀況。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省高速公路科研項目——防霧導航系統確保了車輛通行。據統計,僅元月28日-2月1日,累計疏通車輛3950輛。
風雪仍在肆虐,抗災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