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千噸級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將于下月通航

2008-2-28 17: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43200米,這個數字既代表著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的長度,也代表著浙江省內河航道建設史上第一條千噸級航道的開通。湖州市港航局工程重點科科長姚波說:“這條航道的建成通航,不僅大大緩解了長湖申線的擁堵狀況,而且還像一條水上高速公路,縮短湖州、嘉興、上海三地的通航時間。”
  長湖申線通航里程只有145公里,可船舶日均流量達到1500艘,年貨物運量超億噸,相當于3條滬寧鐵路或2條滬寧高速公路的運量。
  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工程于去年12月底完工,通航儀式將于下月舉行。昨天,記者坐上湖州港航部門的船,提前感受了這條橫貫浙北大地的寬闊航道,它不僅承載著運輸功能,它的建設還融入了生態理念,兩岸風景優美,人文積淀深厚。一路行來,風光無限。
  岸邊的孔是留給魚蝦的家
  一路行來,東苕溪原汁原味的生態航道被保護得完好無缺。一座簡潔樸素、具有中式仿古風韻的水閘雄偉地鎮守在橫山洋面上,而那尊鎮水獸再現了老百姓企盼年年風調雨順的美好意愿。
  湖嘉申線湖州段原本是一條窄窄的百噸級航道,改建后,河道達到60米的寬度,但兩岸仍有江南水鄉的原始風味。岸邊叢叢蘆葦,隨風搖擺。船行過處,不時有野鳥飛起。湖州港航部門人員介紹說,這些蘆葦都是人工種植的。
  當船在航道上平穩行駛時,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水泥澆筑的護岸上有許多圓孔,一群群小魚從這些孔里鉆進鉆出,甚是有趣。陪同人員說,這是“生態型護岸技術”,特點是在混凝土澆筑的沉箱上,兩面留出大大小小的透水孔,并在箱內填入碎石,使河中的魚蝦、黃鱔、泥鰍等水生物自由出入。處于水平面上的是小孔,是供小魚和蝦出入的,淹在水中的孔比較大,是供體積較大的水生物出入的。因為航道始終有船只往來,水永遠在動蕩,不利于水生物的繁衍。用鏤空的沉箱護岸,就是給它們安家,供它們繁衍。
  正在捕魚的漁民告訴我們,航道兩邊長滿著蘆葦、水草等植物,魚蝦、黃鱔等就會游在河岸邊,只要伸手向水里一摸,就能撈到螺螄和蝦。
  港航人員說,以前的航道片面追求護岸硬化,淡化了河流的資源功能,阻斷了水生動植物的生長和棲息繁衍,對河道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造成一定的破壞,河流的自凈能力減弱。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將水泥堤岸改為生態型護岸,使河道兩岸儲水濕潤帶得到有效保護。
  1.2億元,為三座古橋繞個彎
  船至雙林,原本要穿鎮而行,但港航人員告訴我們,船要拐個彎了,因為航道在這里改道了。
  雙林是水鄉古鎮,歷史上曾有52座石橋,有“開窗見河,出門過橋”之說。如果航道直行,就要影響到橫跨雙林北柵塘河上的萬元、化成、萬魁三座古橋。這三座橋首尾相距不過400米,結構精致玲瓏,造型壯觀挺拔,氣勢雄偉,為江南水鄉所罕見,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工程指揮部在航道線路布設時,提出順應自然地形,最大限度減少對原有植被和生態及人文環境的破壞。為保護雙林三座文保古橋,他們對規劃進行了調整,往北繞行,避開北柵塘河,在陸地開挖了5.9公里新航道。這一改動,就多花了1.2億元。
  不過,他們認為這錢花得值。雙林鎮前洪村河段上,有一座名叫五谷塘橋的古橋,已經完全坍塌在水中,在整理該河道時,施工人員把磚石一塊塊地打撈上來,進行編號,后重新選擇地點,按原貌恢復重建,為此,又花了300多萬元。
  “斷骨增高”創紀錄
  “該花的錢得花,該省的錢也得省。”湖州市港航局工程重科有關人員說的這話,指的是屺風大橋“斷骨增高”工程。
  屺風大橋位于湖州市練市鎮潯練公路上,橫跨湖嘉申線航道上,全長229.3米,2003年建成通車。因航道改造升級的需要,屺風大橋通航凈空則必須由原來的4.5米增加到7米。
  如何增高?工程指揮部首先想的就是拆了重建,但一計算,如果拆掉重建,需要重新征地,對人力、物力和資源浪費很大。于是,工程指揮部決定采用與上海音樂廳平移同樣的PLC液壓同步頂升控制系統,先將橋墩切割,相當于給大橋“斷骨”,然后通過千斤頂將大橋橋面同時舉起,加高橋墩。經過7天的努力,一座重量達4000噸的大橋,足足長高了2.5米。目前國內橋梁頂升高度一般不超過1米,一次只升一孔。而屺風大橋頂升創新采用13孔橋整體頂升2.5米,在國內橋梁頂升工程中尚屬首次。它比拆除重建節省三分之二施工工期,節約投資資金近千萬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