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實施SCM
2008-2-28 4: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競爭的加劇要求企業能夠更敏捷地響應市場需求,縮短產品上市周期,使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相匹配。
對于很多企業而言,物流成本占據了企業總成本的10~30%,高效的物流管理和資金周轉構成了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由于SCM是一種較為復雜的鏈接,即對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及相關業務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一體化管理,因而,造成了很多用戶對SCM有望而生畏的感覺。
那么用戶要想有效的運行SCM,關鍵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對供應鏈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訴求。
煤炭、建筑等企業主要側重于對集團內部供應鏈的管理;醫藥、食品等企業既有對內部供應鏈的管理,也有對下游經銷商和銷售終端的銷售、庫存、商業流向的管理;而對于像航天這樣的由于對高可靠性、高準時交付能力的要求,就對上游的供應商要求較高,要求納入到統一的供應鏈管理之中。
客戶的差異性和個性化要求,不僅給提供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對用戶自身也要較高的要求。
對于用戶來說,筆者認為要使SCM能真正運行起來,關鍵在于用戶能否有能力推行SCM,而能否推行的關鍵又在于企業在供應鏈中所處的地位,即該企業在整個鏈條中是否有足夠的實力、經濟規模以及對外談判力量。
許多國際性的大企業集團,具有龐大的經濟規模,對上下游皆有相當大的談判力量,在推行SCM上有相當的優勢。
比如像汽車行業的主機廠商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等;家電行業的海爾、TCL;電腦制造業的DELL;商業連鎖的沃爾瑪、家樂福等。而處于供應鏈中后端的話語權較弱企業,在SCM的推行過程中,則有相當大的難度。
簡單的來看,SCM市場要想快速發展是客戶自身要解決很多問題:
首先企業要成為虛擬企業的一分子,并要認可這種理念。認識到產業合作、分工的重要性;其次從自身的管理、經營模式上已經具備了這種條件。
對于廠商來說,需要從企業內部管理、整個產業鏈的管理入手去分析、研究,開發適應于企業需要的SCM產品,或與ERP集成的SCM產品,進而去引導客戶認識到SCM的重要性。
總之,這個過程需要兩方面共同努力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