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認證培訓

職業資格考證現象混亂 浙江整頓清理即將開始

2008-2-25 14: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新浙江網2月25日電 五年前,大專學歷的江蘇人康文芳來杭州求發展時,首先報名考了一個導游資格證。按照她的想法,有了一本證,找工作會方便得多。后來陰差陽錯,那本證沒派上用場,她到一家貨運公司謀了份差。幾年過去,現在她想考個物流師——這是目前最熱門的職業之一,也是她的工作需要。 
  但是面對鋪天蓋地的培訓廣告,她迷茫了。“上次考導游沒費什么神,直接報了名,考了試,拿了證。現在我不知道該去哪報名?該去考哪種證?”
  這種迷茫是大部分考證者都會遇到的。
  考試太亂、證書太濫:有的部門、地方和機構隨意設置職業資格,名目繁多、重復交叉;有些機構和個人以職業資格為名隨意舉辦考試、培訓、認證活動,亂收費、濫發證,甚至假冒權威機關名義組織所謂職業資格考試并頒發證書……這些混亂現象已經引起國家重視。國務院辦公廳于1月7日下發通知,將對各類職業資格有關活動進行集中清理規范。大限就在4月30日。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一些混亂現象我省也存在。2月2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聯合召開了全國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記者當天從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我省近期將部署對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清理規范工作。
  屆時,隨意進行與職業資格相關的考試、亂發證、濫收費等活動將被終結。而對康文芳們來說,他們的考證之路會明晰很多。
  時報提醒:國家對職業資格的清理規范即將開始,在這段時間內,考證者依然要謹慎面對。
  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培訓處處長毛一民提醒,考證者在參加培訓及報考一些新職業時,一定要慎重。
  正規的培訓機構都要經過勞動部門的批準,因此要注意看培訓機構是否有勞動部門批準的“辦學許可證”。另外,按照國家規定,考試和培訓是分離的,也就是說舉辦考試的單位,并不能參與組織與考試相關的培訓。還有,考證者在報考一些新職業時,一定要慎重鑒別,新職業要經過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并頒布相應的國家職業標準,那些并非國家發布的新職業實際上是不規范的。
  考證者可以登錄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也可以撥打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咨詢電話12333進行咨詢。
  資格證書泛濫 什么機構都能發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這么多的證書良莠不齊,有些證跟假證有什么區別?
  康文芳對物流師考證的迷茫其實不難得到求證。記者以報考者身份咨詢郵電路上一家物流培訓公司時,該公司一位女職員介紹說:大專學歷可以報考助理物流師,培訓費1680元,本科以上學歷報考物流師,培訓費2100元。此外,還要另交教材費103元,考試費350元,認證費200元。培訓時間是利用雙休日,課程一共有10天。參加考試合格后頒發由“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認證的物流師資格證書。
  位于下沙的一家物流培訓機構,打出廣告說“一次培訓發五個證”。記者打電話過去詢問,原來該機構承辦的是物流師、報關員等五個方面的資格培訓,工作人員說,五個證可以自由選擇,每年1月、4月、8月、11月四個月份舉行考試,除了報關員,別的考試通過率在80%-90%。跟郵電路那家培訓公司不同的是,該培訓機構物流師的培訓費加書本費需要3500元,考務費360元。考試通過最后頒發的證書也不相同,是“北京商務部”發的證。該機構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目前國內物流業三大權威資格認證之一。
  而位于學院路的一家大型物流培訓公司,他們的培訓費用大概在2300元左右,他們的學員主要考兩種證:國家勞動部的物流師資格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頒發的物流師資格證。
  物流師方面這么多的證書,難免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而除此之外,還有至少三四種證書存在:中國商業技師協會認證的物流管理員資格,英國皇家物流職業資質認證、美國運輸與物流學會的“美國注冊物流師CTL認證”,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合作開發的、面向社會推出的一種資格認證——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
  別說是想要考證的人看了頭大,就連培訓機構的業內人士也覺得頭疼。浙江光彩工商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沈建認為:“什么機構都能發證,不是好事情。”
  這種證書泛濫的情況不只出現在物流領域,凡是熱門點的職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單位和部門隨意設立職業資格,一些行業協會、學會社團、地方政府,甚至一些企業自身都設立一些沒有法律依據的職業資格。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比如在行業協會,發布職業資格證書,甚至不需要勞動部門的認可,只要協會主管部門認可即可。如此簡易的發證程序,是職業證書泛濫的原因之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這么多的證書良莠不齊,有些證跟假證有什么區別?
  很多紅火的新職業并不能在勞動部門查到
  這些名目眾多的新職業是否都經過國家認可,各種新職業資格證書考了是否都有用,讓人們難辨真偽。
  在杭州保俶北路的一家培訓學校,進門就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職業資格培訓廣告,粗粗一看,廣告上所寫的職業資格證書的發證單位都相當權威,名頭都很大,如國家職能部門、打著中國字樣的行業協會。
  在學校一幢大樓里面,記者在一間開著門的辦公室門口看到貼著的一張紙,提示心理保健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營養保健師等職業資格的培訓在這里報名。
  假稱要考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證書開一家咨詢工作室,記者咨詢了房間里一位中年女老師。據這位女老師介紹,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杭州就他們一家,相當權威。新一輪的培訓將在3月中下旬開始,在開課之前,都接受學生報名。
  這位老師說,從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家庭問題,如青少年早戀、網癮、逃學等等,通過學習考出家庭教育指導師后,可以為出現問題的家庭提供專業的咨詢。來這里考這個證書的,很多是老師,也有些是希望能夠學后自己去開工作室的。
  “這是勞動部規定的一個新職業,畢業之后,我們會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培訓證書》,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行業資格證書》,我特意去工商部門問過,這些證書他們是認可的,憑此就可以去注冊的。”這位老師強調。
  據招生簡章上顯示,家庭教育指導師分師級和高師級兩個級別,費用分別為每人5700元和6000元,培訓時間為120課時和200課時,雙休日上課。
  招生簡章上還明確表示,取得證書后,可作為從事本專業工作和用人單位招收錄用本專業人員的依據,并可登錄中國職業培訓與技能鑒定服務網對證書進行驗證。
  聽介紹,這種培訓的程序是嚴謹的。不過,當記者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網站進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時發現,該中心網站地址與招生簡章上的地址并不相符,在該中心網站上有一則聲明,明確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全國統一鑒定職業資格證書查詢唯一網站為國家職業資格工作網(www.osta.org.cn),而不是所謂的中國職業培訓與技能鑒定服務網。
  此外,在國家職業資格工作網上進行新職業搜索,記者并未找到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職業,相近的只有婚姻家庭咨詢師這個名稱。同樣的,也沒有搜索到目前社會上很火的“心理保健師”和“營養保健師”的名稱,相對應的,只有心理咨詢師和公共營養師。
  2004年8月至2007年11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共發布了10批共106個新職業,一些聞所未聞的新職業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各種各樣的新職業給求職者帶來希望,同時也讓考證者又喜又怕,這些名目眾多的新職業是否都經過國家認可,各種新職業資格證書考了是否都有用,讓人們難辨真偽。
  培訓機構出試卷考試通過率過高
  “那些100%通過率的考試肯定不規范。”金海燕認為這是職業資格培訓市場混亂的一個有力證據。
  在記者所調查的培訓機構中,沒有出現“100%包通過”甚至“交了錢就可以拿證”的夸張情況。幾乎所有培訓人員在針對考試問題時都會說,要通過考試肯定要付出努力,好好看書。對于沒有通過考試的情況,培訓機構一般都會給予一次免費補考或培訓的機會。
  但是培訓機構也透露,大多數考試的通過率在80%-90%以上,也有些培訓機構的考試試題是自己老師出的。
  一家組織動漫方面培訓的公司說,他們在學員考試合格后發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職業技能證書”,證書上沒有具體的職業名稱。認真聽課的話,通過考試也是不太難的,因為教材都是他們自己老師編的,試卷也是自己出的。
  而一家速錄師培訓公司介紹說,他們也是自己出題,考試合格后發杭州市勞動部門的職業證書,全國通用。他們的通過率達到90%多。學員畢業后會推薦到法院、大企業等好單位工作,據說從他們那兒畢業的學員都不夠推薦,月收入低一點的可以拿到三四千。聽起來確實非常誘人。
  康文芳五年前考導游時,培訓和考試費她一共花了七八百塊錢,考試通過率也并不像現在這樣高,他們一組十幾個人考現場解說這門課程時,才通過了兩個人。雖然后來沒從事這個職業,但康文芳覺得那張導游職業資格證含金量高。反倒是現在動輒就能輕易通過的各種考試,讓她不知該不該相信。
  浙江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金海燕說,學校里也有學生會去考些資格證書,像國家司法考試之類通過率不高,“那些100%通過率的考試肯定不規范。”金海燕認為這是職業資格培訓市場混亂的一個有力證據。
  市場需求,利益驅動 培訓市場亂得有“理”
  “培訓市場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因為有利可圖,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希望從中獲取利益。”
  職業資格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評價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從上世紀90年代起,職業性教育培訓開始面向大多數受過基礎教育的青少年、下崗失業人員和在職員工。近年來,隨著新職業的不斷出現以及勞動者上崗“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隊伍。
  比如在一些出口企業中,因為匯率及政策變化等原因,有時會出現履行完合同卻發現無錢可賺的事情,因此掌握相應的外貿財務操作知識和進出口退稅規則、了解相關外貿政策的外貿會計顯得至關重要。去年,全國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組織推出了全國外貿會計考試,據浙江省考試報名點浙江光彩工商管理培訓中心介紹,目前接受報名咨詢以來,網上報名已近千人。由此可見一斑。
  考職業資格證書的,有一部分是在校學生,考個證為找工作增加砝碼;有些是在職人群,需要考個證來得到充電或得以提升。據了解,2007年浙江省有60多萬人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
  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培訓機構猛增,資格證書泛濫。
  僅物流領域的培訓機構,杭州市場上就至少有二三十家。全省的培訓機構去年經過批準的有800多家。而據知情人透露,真實數字可能要遠遠超過。因為培訓機構進入門檻低,有些培訓機構自稱是某些行業協會所委托,手續上簡便了不少。
  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孫建勝認為,這對培訓市場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競爭。“這樣下去,只會搞亂培訓市場。通過不正規培訓機構出來的,在社會工作時,只會誤導老百姓。”
  培訓機構在進行職業培訓時,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行業自律和道德約束非常重要。比如說一個物流師的培訓,可以進行完全填鴨式的應試培訓,也可以在名師授課的基礎上,把學員拉到工作基地進行技能傳授,兩者的差異非常明顯,后者學員在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肯定強。而在成本付出上,前者大約只占后者的20%。
  一個來自《2007~2008年中國培訓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的數據是,截至2004年年底,我國培訓業的產值已達2000多億元,而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行業凈利潤甚至已經接近1000億元。
  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孫建勝說,“培訓市場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因為有利可圖,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希望從中獲取利益。”
  大學生考證從盲目走向理性
  前兩年學生考證非常瘋狂,幾乎所有專業的學生都迷上了考證,很多證考了根本沒用。這對學生是個打擊。浪費了很多精力和金錢,也錯過學習些有用的東西。
  今年26歲的張芹(化名)現在是杭州一家保險公司的職員,大學畢業之后,短短兩三年時間里,她先后考了3本職業資格證書,有報關員、單證員、會計上崗證,再加上后來因為工作需要考的保險行業的兩本證書,她手頭現共有5本證書。
  “考這些證書,當時主要是為工作考慮的,如報關員,當時是非常熱門的專業,考出證書后,希望能從事相關的工作,會計證也是如此。”張芹說。
  這些證書,曾花費了她無數的心血和金錢,單報關員一項,就花了3000多元。但如今,這些證書和她的工作關系并不緊密,自然用處也不大了。
  “現在懶得考了,主要是自己沒這個心思了。我個人覺得,考證書時,還是要有針對性比較好。”張芹說。
  相較于以前的盲目考證,現在浙江年輕人的考證熱開始趨向理性。
  記者從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老師黃曉燕處得到一個訊息,學校的學生事務委員會一年前成立了考證中心,專門幫助學生對社會上名目繁多的資格考試進行分析,那些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好的證書,學校會鼓勵學生們去考。學生們在考證這件事上,開始有選擇、有計劃。
  比如學校大一財會專業的學生,有三分之一報考了會計資格證,學校鼓勵學生考這種跟專業相關的好的證書。
  黃曉燕記得,前兩年學生考證非常瘋狂,幾乎所有專業的學生都迷上了考證,考各種各樣的職業資格證,當時是一窩蜂地考,各種證書在同學們眼里成了“綠卡”。結果太過盲目,很多證考了根本沒用。這對學生是個打擊。浪費了很多精力和金錢,也錯過學習些有用的東西。
  目前社會上的考證跟利益掛鉤,名目雜,證書名頭非常大,動不動就是“中國”什么什么證,學校也沒辦法辨認真假。黃曉燕認為,國家現在對職業資格培訓市場進行清理非常及時,學校也很想知道社會上有哪些對學生有用的好的職業考試。“這對學生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作者: 張向芳 錢偉鋒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