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2007年終經濟述評: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基礎堅實

2008-2-25 11: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經濟增長步伐加快、市場需求旺盛和出口強勢不減的背景下,2007年我國工業企業利潤高速增長。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29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7%,增幅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39個工業行業全部實現盈利。工業企業利潤高增長為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07年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呈高增長態勢,運行質量不斷改善,盈利水平繼續提高,表明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較堅實的微觀經濟基礎
去年我國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較好,企業運行質量不斷改善,財富效應進一步顯現。1-11月,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09.92,同比提高21.6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2951億元,增長36.7%,增幅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
令人欣喜的是39個工業大類行業全部實現盈利,這是近年來少有的。按14個工業主要部門劃分,建材、冶金、醫藥、機械、化工行業利潤增幅超過50%,煤炭、電力、輕工、煙草、紡織行業利潤增長36.9%-49.1%,有色、電子行業利潤增長16.3%-28.9%。
從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看,工業企業運行效率明顯提高。1-11月,銷售收入利潤率6.47%,同比提高了0.4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4517億元,增長27.6%,增速加快1.6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成本,增長27.4%,主營業務成本增幅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0.2個百分點,是2003年以來成本增幅首次低于收入增幅。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39712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較8月末下降0.7個百分點;工業產成品資金18335億元,增長21.8%,增速較8月末提高1.7個百分點。
去年我國工業利潤快速增長,可以說有“三高”作支撐。一是有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作支撐。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4%,市場需求旺盛和出口強勁增長均為工業利潤快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二是高耗能行業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1-11月份,鋼鐵、化工、建材、石油加工、電力、有色金屬六大高耗能行業實現利潤69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1%,創造的利潤約占整個工業利潤的1/3。三是持續走高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帶來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購進價格之間的剪刀差在縮小,由2006年的3.6個百分點縮小到2007年的1.2個百分點,成本壓力減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盈利水平。
工業企業利潤高增長反映出我國經濟高增長是有質量的,也為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較堅實的微觀經濟基礎。
我國自進入重化工時代以來,企業盈利水平進入上升期,工業企業利潤近10年以年均38.7%的速度增長,這一格局短期內不會發生逆轉
去年我國工業企業利潤高速增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承接了近年來我國工業企業利潤高速發展的慣性。
國家統計局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近10年來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大幅增長,結束了改革開放以來低水平周期性升降的徘徊局面,盈利水平進入明顯上升期。1999年至2006年,我國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1773億元,是1979年至1998年的3.4倍。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38.7%,是歷史上增幅最高、增長穩定性最強、增長質量最好的時期。
分析報告稱,這種超長時期的利潤增長,伴隨著企業盈利能力的不斷提升。1999年至2006年,我國工業企業資本回報率由1998年的2.46%持續上升到2006年的14.42%,總資產利潤率由0.88%上升到6.22%,凈利潤率由1.46%上升到5.20%,企業利潤自主增長的內在驅動力逐步增強。
我國工業利潤近10年持續大幅度增長,是我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并快速推進的結果。重化工業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等特點,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非常巨大。況且,2002年下半年開始的新一輪增長,主要依靠一批新的高增長產業的帶動。首先是住宅、汽車、電子通訊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的高速增長;這些行業拉動了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建材、化工等一批中間投資品性質行業的增長;進而又拉動了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的增長。這一輪投資快速增長現在還處于高增長慣性作用的延續之中,只要這一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就會對工業利潤增長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此外,我國在全球貿易循環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對外經濟發生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貿易順差激增,這將對我國企業盈利形成一個重要的外部支持。
當然,近年來我國在工業產業整合、戰略布局轉換及結構調整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也帶來了各種經濟類型企業效益的大幅提高。我們要充分利用企業盈利水平進入明顯上升的黃金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及早構建企業利潤內在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2008年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將有所波動,但工業運行質量向好的趨勢仍會延續
2007年,工業利潤增速呈現出逐季放緩的趨勢。1-2月增長43.8%,1-5月增長42.1%,1-8月增長37%,1-11月增長36.7%,較前8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2008年,工業企業效益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頗為各界關注。
2008年,我國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從經濟運行的規律性來看,無論是GDP增長還是企業利潤增長均會受到一定慣性作用的影響保持一定的水平。從宏觀層面看,外需和內需都為工業生產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而企業家對未來經濟發展持樂觀的態度,2007年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9.6,高于上年同期4.3點,繼續置于景氣高位。從生產的角度看,工業投資仍是城鎮投資快速增長的領頭羊。2007年城鎮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8.6%,占城鎮投資的比重為42.4%,對城鎮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46.1%。在2007年全國新開工500萬以上的項目中,工業新開工項目占全國新開工項目的53.5%,這些均支撐著2008年工業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從成本角度看,PPI連續上升意味著企業盈利在短期內將保持一定的增速。
當然,2008年工業經濟運行中也確實面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國家為保證經濟健康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落實“雙防”的宏觀調控政策,這些措施的實施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會增加部分企業的壓力。如對高耗能行業投資的控制會帶來相關企業效益增幅的收縮;利率的調高將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南方雪災會對部分工業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等。此外,世界經濟前景不明朗及貿易摩擦加劇等不確定的變數也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對此,我們需要保持一份冷靜。其實,企業利潤增幅回落或上升是常態,只要數字表征背后所反映出來的經濟現象合理,短期的調整會帶來持久的、更健康的發展。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盡管影響工業生產的相關不確定因素增加,但是從宏觀層面上看,我國整體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因而工業企業效益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態勢也不會改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