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等企業出口下降引發經濟拐點
2008-2-23 11: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次級債危機將影響中國的外貿出口,經濟增長扣除通貨膨脹后,實質上經濟增長在減慢,今年的經濟可能出現拐點。”2月18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江教授說。 “一旦出口大幅下降,確實可能使本輪經濟增長出現拐點。”2月16日,廣東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成建三說。
“我一直認為,2008年是中國經濟的拐點,2008年中國的經濟必調無疑。在2008年北京有奧運會,中國政府要不惜代價把經濟推到2008年,但到2008年以后,沒辦法管了。”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說。
他們代表了南方經濟學者的普遍看法。事實上,南方的經濟學家對2008年的中國經濟充滿了擔憂。
春節后珠三角掀倒閉潮
廣東經濟學家,比其他地方的經濟學家更多地感受到憂患意識。只要你站在廣東的土地上,你就能很深刻地體會這種情緒。
年關剛過。2月12日,從湖南等地返回珠三角的民工發現,廣州番禺利昌鞋業有限公司和東莞鴻聲模具廠兩家鞋廠突然倒閉。
據說,兩家鞋廠都已經營十多年,效益不錯。但由于去年底開始實施出口退稅調整及限制加工貿易等一系列新政,今年又實行新《勞動合同法》,以及成本上升、美國的次級債造成的出口大環境不佳等原因,匆匆忙忙地關門了。
據《星島日報》報道,春節前一個半月內,珠三角已有上千家鞋廠倒閉,萬余企業面臨倒閉。
事實上,大批臺資、港資工廠在春節其間倒閉,有的甚至是欠債出逃。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尹德勝估計,未來一年,港商在珠三角營運的大約7萬間廠房中,會有接近1萬間將在今年內倒閉,占港商在區內廠房的15%。
番禺的一家大型臺資老板介紹,他了解到,自己周圍的朋友都在考慮賣廠離開內地的問題。
傳統產業在珠三角的蜜月期已過,低附加值的產業,如鞋廠、玩具廠、制衣廠、電子廠等,日子都很難過。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7年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9860.5億美元,增長18.5%,低于當年總體進出口增速5個百分點,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45.4%,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
廣東經濟學家對2008年的經濟抱有更多的擔憂就在于此。他們生活在今年受政策和不利環境沖擊最大的地方。事實上,多年來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外貿依存度高達160.4%。目前這種外源型經濟正受到嚴重的打擊。現實逼迫著廣東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不過,對于珠三角這種低附加值產業的倒閉或出逃,林江認為“不一定是壞事”。它們可以空出土地和廠房等資源給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為珠三角的產業升級做準備。
次級債危機沖擊外貿
但是,事實上,今年不單只低附加值的傳統企業遇到了困難,整個的外貿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人民幣匯率升值、全球經濟減速以及去年陸續出臺緊縮經濟政策都是今年外貿的不確定因素。
世界銀行今年1月9日公布的《2008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受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降溫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預計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6%,今年則將降至3.3%。報告認為,今年全球經濟面臨美元貶值、美國經濟衰退以及金融市場動蕩等風險。
最讓經濟學家擔心的是尚無法完全預測影響的美國次債危機。事實上,它正通過外貿渠道對中國的實體經濟產生影響。今年出口形勢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的擴大化讓中國的出口形勢乃至經濟全局充滿了變數。
美國作為中國第二大出口貿易國,經濟衰退必然也將影響到中國外貿。
自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但是被看作是中國貿易政策風向標的1月17日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對2008年預期的貨物貿易增長目標大約只在15%左右。這一數據在2007年超過23%。
研究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1%,我國出口增速就要放緩6%。而中金公司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消費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將導致中國出口增速兩年內累計下降5~6個百分點。以紡織業為例,中國輸美紡織服裝增長率2004年為21.92%,2005年為66.09%,2006年為18.80%,2007年為15.26%,如果美國消費增速在未來一到兩年降至3.2%的低水平(2007年為4.2%),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按此靜態測算,到2009年我國紡織服裝對美出口增速將降至10%左右。
無疑,次級債危機將影響美國的購買力,這直接影響到我國今年的出口。如果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幅下降,在國內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產能過剩和供給過度問題。政府就會采取更加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限制產能。由此,出口不振將增加就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
“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它將可能成為中國2008年對外貿易的最大不利因素。”成建三說:“如果美國的次級債危機造成出口大幅下降,2008年中國經濟將出現拐點。”
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續下跌,導致了國際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以進出口加工為特點的中國企業盈利會構成極大壓力。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會逐步顯現。CPI高熱不退
單從數字上來看,2007年全年的CPI只有4.8%,物價水平似乎并不高,但目前中國的CPI指標存在缺陷,實際物價水平應比這個高。并且,從2007年7月份開始,國內CPI早就在6%以上高位運行。業內人士認為實質上的物價水平可能是兩位數。
從去年年底以來,盡管中央政府用臨時性價格管制的方式來保證國內價格的穩定,但南方巨大的雪災及國際市場許多大宗產品價格的上漲,正在全面推高國內CPI。2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CPI總水平同比上漲7.1%,是近期最高。分析人士預測,在2月份CPI將創出7.6%的新高,整個一季度,CPI可能都會在7%以上的高位運行。
而國家統計局2月18日公布,1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1%,漲幅比上月提高0.7個百分點,創下自2005年1月以來3年新高。
這些數據背后隱含的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忽視。控制價格過快上漲是這兩年宏觀調控的重頭任務。
事實上,從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出口旺盛、外匯儲備持續攀高、銀行新增貸款提前超過年度目標、M2增速高走、投資出現反彈。特別是今年1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8036億元,創出歷史單月最高,同時市場貨幣流通量同比增長過三成。
以上數據都表明,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仍然處于過熱之中。“目前來說,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可動搖。”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說。
緊縮貨幣政策傷企銀根
在2008年經濟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緊縮性貨幣政策,這是十年來首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首當其沖的就是央行的緊縮“銀根”。
從今年年初開始,央行已經明確作出指示,今年全國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總量不得超過去年水平。據悉,2008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新增信貸額度分別為3650億元、3500億元,與2007年持平,中國銀行為2600億元,同比下降200億元。
在信貸從緊力度加大的情況下,主要靠吃存貸差,經營收入80%以上來自于利息收入的商業銀行將通過大幅上浮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來減少損失。以中國銀行為例,它只要將息差提高6個基點,就可以彌補200億元的信貸額度規模下降帶來的影響。
這意味著,上浮貸款利率將是銀行維持存貸利息差收益的捷徑,而“貸款利率封底不封頂”的規定,為商業銀行提供了上浮貸款利率的便利。
“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一般比基準利率7.47上浮30%~60%,甚至超過60%。”一位銀行人士介紹。僅以上浮30%計算,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就達到了9.7%。再加上中小企業融資除利率之外的成本,貸款利率達到了14%。
“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這些優秀企業,年均利潤也只有15%。”上述人士說。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今年怎敢去銀行借錢?
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的難題,今年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創造了工業新增產值的76%以上,中小企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已占全國總量的60%和40%,中小企業出口占出口總額的60%,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在貨幣緊縮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經濟學家擔心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而出現大面積的經營困難甚至發生倒閉潮。
“從緊的貨幣政策,銀行信貸放緩,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打擊。”林江說:“近期內政府不會在宏觀層面放棄從緊的貨幣政策,否則政策不連續。不過,地方政府和個別銀行可能在操作時會放得比較松。”
雪災的沖擊并不大
南方經濟今年還受到了50年一遇的寒冷氣候的沖擊,截至2月12日,此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111億元直接經濟損失。
民政部的消息,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107人,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151.2萬人,累計救助鐵路公路滯留人員192.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7億畝,絕收2530畝;森林受損面積近2.6億畝;倒塌房屋35.4萬間。
幸運的是,比起2003年發生在北京和廣州為主的非典疫情,雪災發生的地方不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因而,成建三說,雪災造成的損失“不及非典”。非典對當年經濟總量的損害大約在一個點。
“雪災對今年經濟的影響比較小,到目前為止,雪災天氣后整體的基調是好的。貿易出口和投資等的大規模運輸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林江說。
經濟的晴雨表指向下行
從去年最后一季度開始,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蔓延著蕭瑟氣息,股價和房價都走上了調頭向下的道路。有人認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和房市在2008年出現拐點。
“我大膽地判斷,在2008年房地產價格一定會下調,而且我認為下調的幅度應該說是30%以上,有可能還會進一步加深這個狀況。”國世平說,房地產最重要的問題是信心指數。一旦經濟大幅度下調的時候,房地產肯定要下調。
“我建議,在2008年4月份之前,把股票賣掉、房子賣掉。”
不過,國世平的這一觀點在南方經濟學家中也是一家之言,并未形成統一的看法。
雖然認為中國經濟今年處在一種微妙的狀態中,但是許多南方經濟學家仍認為,如果處理得好,并不會出現拐點的現象。
“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健康的,如果資本市場不出大問題,實體經濟適當減速反倒是好事。保持在8%~9%是個理想的水平。”成建三說:“總體來說,如果處理得好,今年的經濟可能會放緩,但是還會在高位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