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我國物流統計發展現狀分析

2008-2-18 18: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摘要 我國的物流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物流統計沒有與物流業同步發展,存在著
不成體系,不能完全反映物流活動的全部過程,忽視物流服務,信息化的標準滯后以及統計方法不夠完善
等問題。本文認為現代的物流統計可以借鑒經濟效益綜合評判的統計方法、模糊統計法、回歸與相關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等統計方法,同時還要加強統計方法在物流中的應用與創新。
關鍵詞 物流產業 物流統計統計方法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從國外引進物流概念以來,物流受到我國政府和各經濟部門的廣泛關注。近年來,物流在我國已形成了一股熱潮,并且持續升溫,從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消費領域和傳統的服務領域擴展。雖然我國物流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
但是我國物流產業尚處于起步發展初期,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發展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雖初具規模,但內在質量及運作效率亟待提高;專業化物流服務剛開始起步,物流總體質量方面的潛力尚待大力挖掘。而且我國產業的集中度低,物流服務需求的離散度高,這造成我國的3PL
供應商的物流需求嚴重不足。
但值得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邯鄲、鄭州、廣州、山東等地政府極為重視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并已開始和有關專家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的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然而,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現代物流統計指標體系和方法體系。所以建立我國的物流統計標準、物流成本計算標準以及相應的物流統計方法體系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我國的物流統計主要在以下幾方面與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有差距。
一、物流統計沒有與物流業同步發展
在物流的定量研究中經常遇到極度缺乏有關物流產業的經濟統計資料以及沒有全面的物流需求統計數據的問題。而且我國現有的物流統計數據是從相關行業的統計中估計或推斷而來的,如貨運量、貨運周轉量等。用這些指標來衡量物流規模雖然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卻不能真實反映物流的全貌。這使我們對物流的理解始終處于定性的認識水平上。這樣就難以衡量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成本投入和社會產出的經濟效益,也無法衡量我國現代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并進行相關研究。這是由于我國物流統計的滯后造成的。我國物流統計中的主體部分,如儲運統計、物資統計是在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無論是統計思想還是統計的主要內容,都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而且我國的物流統計并沒有隨著經濟的轉型而發展。至今,我國政府及科研機構還沒有建立系統完整的物流統計制度,也沒有設計出與我國物流發展同步或相適應的物流統計體系,現在的物流統計仍然采用傳統的儲運統計指標體系和方法體系。而我國傳統的儲運統計主要是針對我國物資企業而制定的,統計主要從物資的購進、物資的儲存和物資的銷售三部分來衡量物資企業。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物資由計劃調撥改為市場自行采購后,物資企業的職能發生了大的
變化,從而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努力轉變經營機制,多數的物資企業憑借自己的資源優勢,紛紛向物流企業轉型。這樣我國的物流統計就不適應現代物流活動。
更重要的是傳統的儲運統計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主要是站在政府計劃和宏觀調控體制的角度考慮的。統計重點部分是反映物資收入量、物資撥出量、物資供銷合同的執行情況等,而且很少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利潤狀況進行反映。在如今市場經濟情況下,物流企業都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
標。企業必須進行物流成本的分析與控制,而我國在物流成本計算中,由于物流統計體系的不完善,物流的管理費用并沒有完全計算在內,或是有些費用存在重復計算的問題。筆者認為物流費用成本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核算:庫存費用、運輸成本和物流管理費用。庫存費用是指花費在保存貨物的費用,除了倉儲、殘損、人力費用及保險和稅收費用外,還包括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運輸成本包括公路運輸、其他運輸方式與貨主費用。
二、物流統計不成體系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我國的物流行業劃分過細、條塊分割、分行業管理,傳統的物流業分布在物資、商業、貿易、倉儲、交通運輸等部門之中,長期各自為政、封閉發展,因此而形成的統計口徑過細過窄,形成了物資統計、商業統計、市場統計、交通運輸統計、儲運統計等統計分支。這些統計的內涵和外延都與現代物流的概念差距較大,不能綜合反映現代物流活動。隨著物資行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衰敗,物流統計的主要組成部分物資統計和儲運統
計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段時期我國的物流統計的研究也處于停滯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有基本的貨物運輸量和貨運周轉量統計,其他與物流產業的相關指標均沒有公開的統計資料,也沒有權威的統計
方法和基礎數據,這種狀況與當前我國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和物流熱的經濟環境不相稱。三、物流統計不能完全反映物流活動的全部過程
由于物流產業的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與傳統物流業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傳統的儲運統計已不適用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要求了。
(一)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
傳統物流一般是指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統化或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諸實施。現代物流有了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撐,并應用了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組織方式,將原本分離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購、運輸、倉儲、代理、配送等環節緊密聯系
起來,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現代物流的特點是:它是個過程,而且有多個節,要經過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流通領域加工、信息傳遞等作業環節。這些環節,通過一個計劃、管理、控制的過程,并加以組合,以最少的費用,最高的效率,客戶最滿意的程度,把產品送到用戶手里,最終達到降低產品
流通費用的目的。具體的區別見下表:
(二)物流統計無法涵蓋現代物流活動的全部功能展。筆者認為在物流統計標準化方面,政府的作用是關鍵的。政府應與物流的有關管理部門或組織,參照國外物流統計標準,擬訂出我國的物流統計標準。
六、物流統計方法不夠完善雖然在傳統的儲運統計中,有一些優秀的統計方法,如平均數法、指數法、時間序列法等。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統計軟件都已問世,如問卷統計分析軟件、SPSS統計軟件和SAS統計軟件等。這使得統計的運算量和運算難度大大降低,我們可以在對優秀傳統統計方法進行吸收的同時,又要加強方法在物流中的應用與創新。筆者認為現代的物流統計中以下幾種統計方法是可以借鑒的:
1.經濟效益綜合評判的統計方法
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用于企業的經濟效益考核和評價以及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經濟效益橫向對比。通過考核、評價、對比,發現優劣和問題,明確前進的方向。但如何考核,形成結論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此需要一個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與方法。具體有經濟效益綜合率法、經濟效益平均指數法和綜合功效系數法等。
2.模糊統計法
模糊統計是指把模糊數學的思想應用到統計方法中,對物流活動進行模糊處理的有效方法。具體有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等。其中利用模糊聚類的方法可以對物流企業進行評價和歸類,利用模糊評判的方法可以評價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對物流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
3.回歸與相關分析法
在物流領域中,一種現象的變化往往依賴于其他現象的變化,一種現象的變化也常常影響著其他現象的變化。回歸與相關分析主要有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回歸、非線性回歸等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回歸與相關分析的方法進行物流企業的利潤與物流費用的相關分析,也可以通過與物流相關因素的分析,從而對物流數據進行推斷或驗證。
4.因子分析法
在進行物流成本分析時,我們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出哪些因素是對物流成本影響最大的。這樣我們在今后的物流活動過程中對這些因素加以控制,從而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