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內外環境變化對宏觀調控提出新課題

2008-2-18 10: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次按危機影響的不斷顯現,金融市場的持續動蕩,表明2008年將是世界經濟與美國再掛鉤的一年,而不是脫鉤的一年。中國經濟又一次經歷了5年一次的公共危機(1998年洪澇災害;2003年SARS;2008年雪災),民政部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2日,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111億元,給本已緊張的經濟運行驟添了不穩定因素。內外環境的變化,對宏觀調控在操作層面出現彈性提出了內在要求。 
    鑒于次貸危機和油價飆升等因素,全球經濟放緩已為各方所共識。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增長前景因金融動蕩變得暗淡”,同時將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在2007年10月份預測的基礎上下調0.3個百分點至4.1%。雖然美國總統布什在年度《總統經濟報告》中依然認為,2008年美國經濟將繼續增長,不會陷入衰退;但1月份美國非農人口就業人數出現四年半以來的首次下跌、2007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0.6%等數據,則說明2008年美國經濟注定將在衰退邊緣徘徊。     
 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今年1月份歐元區的通脹率由去年12月份的3.1%上升至3.2%,創下自2002年歐元流通以來的最高紀錄,已經大大超出2%以內的目標區。歐洲央行承認,影響經濟增長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金融市場不穩定因素尚未消除,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趨于暗淡,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風險因素對歐洲經濟發展構成了挑戰。 
由此,對于中國而言,今年外部經濟運行放緩觸發外部需求緊縮的概率正在不斷增大。 
今年1月下旬,嚴重的雪災襲擊我國南方,煤、電、油、運告急,農業生產蒙受巨額損失,長三角等地區部分企業生產停頓,投資項目開工受阻,歷年經濟運行數據顯現,受春節因素影響,一季度經濟增長相對放緩。今年在外部需求下降、前期緊縮政策以及雪災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一季度經濟增長相對放緩跡象較之往年可能更加明顯。 
統計局曾對2006年的經濟數據進行了三次調整(1-4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累計上調了0.6%、1.0%、0.3%、0.3%),可以預計2007年經濟數據仍會調整,實際上自去年8月份以來,統計局公布的經濟預警指數已經進行多次調整(基本每月都將前月數據下修4個點),如果按照未調整數據來看,經濟預警指數已經超過133,經濟運行已進入過熱區間。此次雪災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超出潛在增長率的經濟運行面臨著資源高度緊張的瓶頸。被雪災放大的煤電油運緊張狀況,說明中國經濟運行已經繃得太緊。 
近15年以來,平均每5年就出現一次較大的公共危機,雖然其中不乏偶然因素,但是實際經濟數據顯示歷次突發性事件均成經濟運行的拐點(當然不是根本原因):1998年開始中國經濟運行進入“軟衰退”和“通貨緊縮”; 2003年開始經濟運行進入上升周期,其中的相同之處,就是危機后投資的高速增長。 
另外,外部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已經影響到我國的出口(2007年消費、投資、凈出口分別拉動GDP增長4.4%、4.3%、2.7%),廣東從去年下半年就已出現的制造業疲軟,導致一部分中小制造企業面臨倒閉與外遷,而隨著美國經濟衰退的趨勢日益明朗,中國其他沿海地帶的以出口為依賴的制造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打擊,此次雪災很可能觸發此輪經濟周期發生變化。 
在內外經濟環境都發生變化的背景下,如何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是宏觀調控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