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企業多為“量經濟”的奴隸

2008-2-13 9: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眼下各種企業百強排名基本上都是以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作為排名依據的,沒有考慮企業的凈利潤和盈利能力,這種排名仍然反映了國人“量經濟”意識的根深蒂固。
  量經濟,主要是以量取勝的經濟,單位商品利潤不高,但擁有比較大的銷售量,量經濟好比是GDP崇拜。質經濟,就是以質取勝的經濟,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利潤是其主要特點,以尖端的科技研發水平為支撐。與質經濟概念相似的是目前正在提倡的綠色GDP和單位能耗概念。
  就世界而言,歐美日是質經濟為主,發展中國家主要是量經濟,中國銷售上億件襯衫僅僅換回一架國外飛機。就國內而言,以中關村為代表的企業是質經濟,而早期的浙江小商品則是量經濟。
  質經濟,它主要是以高科技為支撐的,是企業科研實力的展示。但一味強調“質”,有時可能叫好不叫座,產品雖然不錯,但會因為成本偏高,市場化存在困難,如太陽能發電,雖然既環保又節能,但發電成本是火電發電成本的11倍左右,在沒有國家政策扶持的情況下,不易為市場接受。
  量經濟的一個指標是市場占有率,它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但有時商品市場占有率雖然很高,單位商品利潤率卻很低,總利潤也不會很高,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遇到勞動力成本、環境、資源等瓶頸,前景不很明朗。所以說,企業的最佳狀態是“質量互動經濟”,產品的附加值和利潤值很高,并且能夠取得較好的市場份額。
  中國企業目前都在提“做大做強”,但具體操作時,仍是以“大”為主,“強”在其次。好像企業規模大了就會自然而然產生規模效益,殊不知企業的發展規模有個最佳點,并不是越大越好,超過了這個最佳點,就會形成邊際利潤遞減和邊際效益遞減,產生“規模不經濟”。同時,中國許多企業貪大求全,搞的并非規模經濟,而是范圍經濟。規模經濟,是單一品種大批量生產的經濟,是典型的工業經濟。規模經濟效益,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同一產品的產量實現單位成本的下降。范圍經濟的特點是小批量多品種,范圍經濟通過聯合生產管理,增加產品種類而實現單位成本的下降。中國許多多元化擴張的企業屬于后者。中國企業有些虧損了還在拼命生產,為的是給地方政府創造工業總產值、GDP和政績,從而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優惠,而企業做大了,也更容易成為地方政府的“重點培養對象”。
  據說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3年,所以,中國企業必須注重“做強做活”,做活,才是企業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經常說做百年老店,這就是做活,指的是企業的生命力強。因為做大做強后仍可能做死。IBM和通用長盛不衰,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大和強,而是因為它們的永續創新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