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緊抓機遇,加快建設南新區
2008-2-10 13: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風景區、茶菴寺山清水秀;這是一方發展的熱土,江珠高速、江中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珠三角城際輕軌3個站點設置在這里……在1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多萬江海人去年創造了60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保持全市前列。走進2008年,江海區又將如何乘勢而上、再創輝煌?新春佳節前夕,本報記者專訪了江海區區委書記梁美賢。
緊抓機遇,加快建設南新區
記者:南新區是市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重點建設的“四大板塊”之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去年年底,市委書記陳繼興在江海調研時提出,把南新區建設成先進制造業發達的、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區。江海區將如何貫徹落實市委的這一要求?
梁美賢:去年是江海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的一年,是令人鼓舞振奮的一年,全區經濟發展實現“五個突破”,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稅收總額突破1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直接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保持全市前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6.26%。
新的一年我們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江海區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的要求,抓住交通機遇,發展樞紐經濟,建設“四個中心”,加快“兩個再造”,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先進制造業發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南新區。建設“四個中心”,加快“兩個再造”,就是按照區第七次黨代會的部署,加快建設現代制造業中心、區域交通樞紐中心、江海新城區中心以及區域物流中心;按照“以好為先、好中求快”的原則,力爭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十一五”期末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即“在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新江海,在城市發展上再造一個新江海”。
江海區主要從兩方面加快新城區中心建設:一是完善城市規劃,盡快完成江海區城市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核心區概念設計,加快中心城區和輕軌站場、高速公路出入口、港澳客運碼頭等交通樞紐周邊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以科學指導城市建設發展。二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立足于打通交通分流的重要節點,優先加快與高速公路出入口、輕軌站點、江門市中心城區、銀洲湖區域連接的交通網線規劃建設。進一步配合廣珠輕軌江門支線江海段建設,加快東海路至南環路延伸線建設,抓好東華大橋、禮東大橋等建設。繼續爭取啟動勝利大橋、勝利南路建設,積極引入配套輕軌的客運汽車站場、城市公交車站等建設,不斷完善交通樞紐功能配套。三是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廣珠輕軌的拉動效應,加強對商貿服務、飲食娛樂、房地產等項目的策劃和招商,重點抓好輕軌站點周邊的開發建設,打造城市軌道商圈。
依托大交通發展樞紐經濟
記者:在去年召開的省第九次黨代會上,您提出了發展樞紐經濟的思路。一年來,江海區的樞紐經濟發展可謂初見成效。我們知道,世界500強企業艾默生已進駐江海區,總投資超過120億元的43個大項目也正加緊建設中。今年江海區在打造區域交通樞紐中心方面還將采取哪些舉措?
梁美賢:抓住交通機遇,發展樞紐經濟,就是抓住江海區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重大機遇,加強產業和城市發展規劃建設,不斷完善各種功能配套,主動接受發達地區輻射,重點發展最容易受到交通樞紐誘發的產業,促進區域交流和資源整合優化,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以大交通帶動大工業,促進大流通,推動大發展,提高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隨著高速公路、輕軌等一批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成通車,我區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優勢凸顯,我們必須搶占先機,主動應對,牢牢抓住我區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獨特優勢,依托交通樞紐帶來的大量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廣珠輕軌江門站、江海站、新民站和江中高速公路外海出入口、江珠高速公路禮樂出入口,以及港澳客運碼頭周邊地塊的開發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提高樞紐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我區科學發展的比較優勢。
在工業經濟方面,要以載體建設為依托,以招商選資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產業集群為支撐,以一批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全力加快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發展與交通息息相關的產業。在城市經濟方面,要圍繞大交通促進大商貿、大流通,做好規劃修編,著力發揮廣珠輕軌的拉動效應,加強對商貿服務、飲食娛樂、房地產、物流等項目的策劃和招商,重點抓好輕軌站點周邊的開發建設,打造城市軌道商圈。在配套設施方面,要繼續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加大交通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立足于打通交通分流的重要節點,優先加快與高速公路出入口、輕軌站點、江門市中心城區、銀洲湖區域連接的交通網線規劃建設,使交通樞紐發揮應有的作用。
以解放思想促進新一輪大發展
記者: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促進大突破大發展。當前,全市上下正掀起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的熱潮。江海區在解放思想促進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思路?
梁美賢:解放思想是我們黨攻堅克難、掃除障礙、引領發展、推進工作的“法寶”。我區的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機遇,要做好今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立足江海區實際,以解放思想為“綱”,高唱解放思想主旋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的決策部署,在全區深入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的學習討論活動,努力克服小進則滿的觀念,增強跨越發展意識;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增強搶抓機遇意識;克服畏難守舊的思想,增強開拓創新意識;克服粗放增長的方式,增強科學發展意識;克服虛浮不實的作風,增強求真務實意識,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
記者: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解放思想要求我們更加自覺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到見物又見人。在新的一年,江海區委、區政府將如何改善民生,讓廣大群眾分享到發展的成果,構建和諧江海?
梁美賢:做好今年的工作,最突出的是關注民生,注重構建和諧江海。以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為目標,扎實推進民生問題的解決。加大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堅持財政對民生支出增長高于正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業,著力幫助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和富余勞動力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力度,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科教興區戰略,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創建教育強區,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步伐,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疾病防控、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不斷提高人口素質。繼續抓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確保群眾健康安全。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鄉低保自然增長機制,做到應保盡保。加大扶貧濟困力度,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健全社會救助體系,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根據財力情況,適當提高公務員和教師的收入。
同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積極配合文化名市創建活動,構建有特色的城市和諧文化,使城市與文化融合促進,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以人心、思想、治安、政局的穩定來確保社會的穩定,確保加快和諧江海的構建。以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當前最需要的是求實進取。要進一步提倡求真、求實、求效的作風,強化敢想、敢干、敢拼的意識,發揚創新、創優、創特色的精神。 本報記者 張建國 鐘筱村 董平 余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