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謝先生終于順利地從湖南衡陽坐火車回到北京,挽回了一單重要的生意。“差點回不來了!”謝先生不停地感慨著。“火車晚點3個小時,我是站了20多個小時回來的!”
不過,謝先生仍感覺自己很幸運:“高速公路封閉、機場關閉,只能坐火車。經過湖南的大部分火車都晚點十幾個小時。”
由于幾十年、上百年難遇的極端冰凍天氣在2008年春節來臨之際不期而至,很多人回家過春節的計劃被迫擱淺,幾十萬名旅客被困火車站、機場的信息更是不時傳來。交通運輸問題一時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
“如果有時間我一定會接受你的采訪,這不僅僅是災害引發的交通問題。”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薩殊利因次日要隨同鐵道部有關人士奔赴山東救急而拒絕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告訴記者,目前在極端天氣下凸顯的交通問題印證了幾年前他曾提出的觀點。
具體是什么觀點,記者不得而知。不過記者了解到,不少交通領域的專家最近都變得異常忙碌,近日全國各地凸現出來的交通問題再次引發了他們對中國交通運輸深層次思考。
供需矛盾被放大
近日以來,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雪橙色警報,華中、華南大部分地區連降暴雪,京廣線200列旅客列車和滬昆線60列列車晚點。廣州火車站截至1月26日下午滯留旅客5萬人左右。上海、廣東鐵路全面停止售票,而北京西站29日也發布信息,暫時停售京廣線株洲以南的火車票。記者隨機走訪了四五家火車票售票點,均排長龍,90%以上的購票人被告知無票可售。
公路方面,安徽、湖北、江蘇等地多條公路受到暴雪及凍雨的影響,湖南、湖北等地的高速公路近一個星期以來基本上都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狀態。而引人注目的是,近日公路方面的交通事故也時見報端。
民航方面,受長江中下游地區明顯雨雪天氣的影響,北京至湖南、湖北、貴州、江西、江蘇等多個省份的空運中斷,截至1月28日下午,南昌、南京、常州、長沙等24個機場因機場天氣不夠飛行標準被迫關閉。近日,記者也隨機撥打了不少機票售票點的電話,均被告知春節前幾乎已無票可售。
“這次極端冰凍天氣確實給中國交通運輸帶來很大沖擊,中國交通的供給能力仍顯脆弱。”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博導杜文得知本報記者的采訪意圖時,欣然接受采訪,記者能感覺到,他的回答一定不是即興發揮。他一直在關注近來全國各地的交通運輸狀況。
杜文說,在沒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每年的春運、暑運、黃金周都會沖擊大量的貨運,造成交通擁堵,這其實是供給能力和季節性的需求不相吻合,此次恰逢極端天氣,使春運的交通供給和需求矛盾放大。
“可以說,這是交通供給與需求矛盾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的總爆發。”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賈利民的觀點與杜文不謀而合。
賈利民告訴本報記者,進入“十一五”后,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對交通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交通供給或者交通運輸系統的供給能力仍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在遇到極端天氣時,大面積的交通路網癱瘓會促使交通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更加擴大。
交通系統性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
1月28日,湖南衡陽至長沙發生兩次大的高壓線塌網燒壞鐵路接觸網,當天上午,湖南株洲到衡陽區間地方電力全部中斷,京廣線衡陽南北14個車站供電中斷。京廣大動脈再次中斷數個小時。電力機車無法運行,鐵道部從全國緊急調用內燃機車上線運行。
“供電中斷,直接導致電力機車無法運行,這其實是給鐵路交通路網供給和建設單一化的一個很強的警告。”
杜文認為,我國鐵路的機車建設從蒸汽機車發展到內燃機機車、電力機車,現在主干線上主要以電力機車為主,這是鐵路發展的進步。但是一個健全的鐵路網應該有不同制式的列車,既有供電的,也有內燃的。我國現在的交通發展,無論是公路建設還是鐵路建設都非常缺乏系統性。
“這主要是交通的統籌問題沒有做好。”不久前,賈利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著重向記者講述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問題。此次采訪中,他再次談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賈利民說,一方面是不同交通運輸方式內部的統籌,例如鐵路線上電力機車和內燃機機車的統籌,公路方面,國道和高速公路的統籌;另一方面是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統籌,由于我國交通運輸采用的是“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因此交通運輸的協同性和系統性無法發揮,既有交通運輸潛力無法挖掘。
杜文則指出,不同交通運輸資源,從實質上講,應該是所有的交通方式聯合起來完成客貨運輸的各種需求。現在,鐵路是鐵道部在管理,公路是交通在管理,航空是民航總局在管理,公路和民航還帶有濃厚的地方經濟保護特色。這種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使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效益更加凸顯,協同性和系統性則被掩蓋。
杜文以機場為例說,成都雙流機場客貨航運十分繁忙,成都機場除修建第二跑道外還在規劃尋求成都區域內的第二機場,而在離成都只有100多公里的綿陽機場卻“吃不飽”。況且,綿陽、成都、樂山間即將修建時速250公里的城際高速鐵路,為何不可運用科學發展觀進行系統的統籌規劃?“現在很多地方都在考慮建第二機場,周圍機場的聯動作用和潛力卻沒有被發揮出來,應該發揮地區機場群的效應,而不是盲目地擴建。”
“我們要從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角度通盤考慮,而不應盲目追求規模效應。近年來,我國大面積修建收費高速公路,但是其投入能否產生大的社會效益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卻很少有人考慮。”杜文建議,國家應成立一個統一的交通管理部門,加強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宏觀規劃和管理。
應急聯動機制缺乏統籌
在談到此次極端冰凍天氣給交通帶來的嚴重問題時,賈利民的一句話讓記者十分驚訝:“這是‘好事’。”
賈利民說,近來,京廣線南段運輸中斷,并非鐵路本身出了問題,而是電網出問題導致鐵路運輸中斷。“國家經濟運行的基礎設施要充分考慮能力布局、能力的匹配和協同,要有全局的統籌,但是過去恰恰沒有這么考慮。”
據悉,此次大面積、長時間、高強度的冰凍自然災害造成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華中、華東電網嚴重受損,特別是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浙江7省電網均出現不同程度線路跳閘和倒塔斷線情況。截至1月27日,國家電網因災害破壞造成線路停運330條,輸電桿塔倒塔96基,受損83基,斷線15條。而至1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范圍內缺煤停機容量達1740萬千瓦。
“輸電線的承重水平連這點冰都抗不了,也就是當初設計時只考慮到輸電,沒考慮到極端情況下輸電出了問題,會導致國民經濟全部癱瘓。”賈利民說,經濟的高速增長并不意味著我國經濟基礎設施的質量和水平、保障能力同樣高,而這一次冰凍自然災害造成的一系列問題給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統籌安排和建設敲了個警鐘,也恰好給大家更多反思的機會。
“其次,從應急的角度看,也應該有統籌。”賈利民說,極限情況可遇不可預,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發揮應急機制的統籌效應。但是,現在各個部門的應急措施都各自獨立,國家的應急聯動機制在執行和操作層面上還沒有統籌起來。
“鐵路部門是徹底的計劃經濟,全國一體化、全國一盤棋,在這次極端冰凍天氣災害中,恰恰是‘全國一盤棋’又救了鐵路;而公路是筐子里裝的土豆,自個兒管自個兒的,像高速公路是按地方進行管理,在應急狀況下,缺乏大范圍的統一的管理機制,很難形成統一的應急措施。”
賈利民認為,在不同層次上都應該有不同的聯動機制,而且聯動機制需要有不同資源作為支撐。“幸虧鐵路的內燃機機車還沒有完全淘汰,再過幾年發生這種事情,到哪里去找內燃機?”
在談到應急問題時,杜文也強調:“我們的應急預案做得不好。”他說,近一個多星期來,高速公路一直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況,“封閉不代表交通需求不存在,汽車、人流、物流不得不全部涌向國道,給國道造成很大壓力。這其實是墨守成規,而不是應急”。
杜文認為,交通應急也應該放在系統工程、放在如何滿足需求的角度,以及各種需求有各種層次的角度去考慮。需求是細分、有層次的,供給也應是細分、有層次的,這樣才能各得其所。
杜文建議,在大霧或大雪的天氣情況下,高速公路可以考慮采用限速40公里或者50公里的管理方式,從而緩解國道或其他道路的壓力。(張巧玲)
上一篇:京珠高速公路已基本搶通
下一篇:初三全國公路客流開始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