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姚景源: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08-2-1 13: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1月31日,2007年度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分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07年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分析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闡述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構建新型勞動關系的重要意義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展望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并提出促進民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建議。以下是搜狐財經的報道:
  姚景源(國家統計局姚景源總經濟師):2007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這樣一個重要的成就,中國經濟在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4669億人民幣,增長的速度達到11.4%,我們分析這個增長速度有兩點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第一,11.4%的增長速度是1995年以來最高增長速度。第二,11.4%意味著中國經濟現在已經連續五年經濟年增長率都在10%以上。如果我們把時間延長一下,從1990年到現在17年,中國經濟能夠做到年增長率10%以上并且持續五年只有兩次,一次是92年到96年,大家知道92年到96年由于小平同志南巡當時提出來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大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小平同志提出在今天有光輝意義的指示,他說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那次小平南巡使中國經濟出現了一次延續五年的增長率超過10%。第二次就是現在2003年?2007年,我們再來分析11.4%的增長。
  我們從三大產業的角度來看,去年第一產業增長3.7%,第二產業增長13.4%,第三產業增長11.4%。中國經濟現在的增長主要的制成力還在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比重在三大產業當中的比重去年是49.2%。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18.5%,民營經濟增長26.7%。應當說民營經濟在2007年是各種經濟成分當中它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民營經濟這么高的增長速度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一個強勁的支撐力。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這樣一個良好的增長速度,非常重要的原因源于民營經濟迅速增長的強有力的支撐。
  第二,結構優化。2007年中國經濟很重要一個成就結構上出現可喜的變化,如果我們從支出的角度來看,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投資、消費、出口,去年我們出口在11.4%當中的貢獻率是2.7%,投資貢獻率4.3%,消費貢獻率4.4%,去年是多年來所期盼的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更好發揮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當說在2007年消費第一次在三駕馬車當中排到第一位。去年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8%,這也是多年所沒有的成就。第三產業去年的增長速度和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11.4%保持了同步,這也是多年所沒有的。
  回過頭來分析民營經濟,剛才黃主席講了很多,我們看在第三產業領域,在服務業、消費領域,包括諸多消費品的生產主要是民營經濟在發揮作用,民營經濟為2007年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出現可喜變化做出重要貢獻。
  第三,效益提高。企業利潤剛才黃主席已經講,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7%,在36.7%當中私人經濟通比增長50.9%。去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出現利潤大幅度提高這樣一個良好成就,很重要的是源于非公有制經濟的利潤迅速增長。
  第四,民生改善。去年在民生方面有諸多的改善,我覺得突出的是兩點,一個是收入,我們去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2.2%,農民收入去年人均達到4140元,比上一年同比增加了553元,這553元絕對額是從78年改革開放到現在30年絕對額最高的一年。農民人均收入去年同比增長9.5%,是85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速最高增長幅度。去年年初確定2007年就業目標是新增就業崗位九百萬,一年下來我們突破1200萬。登記失業率年初確定是4.4%,一年下來降了0.4個百分點是4.0%,是2003年到現在最好的一年。就業方面民營經濟是主渠道,中國最大的壓力還是就業。
  按照聯合國規定的勞動年齡人口,16歲?65歲這一段年齡叫做勞動年齡人口,我國現在勞動年齡人口有10.4585億。全世界發達國家是七個,美、日、英、德、法、意大利、加拿大,人口總數加在一起比我們的勞動年齡人口還少三個億,所以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恰恰我們的民營經濟是我們現在就業的主渠道,2007年中國經濟諸多的數據以及這種增長較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都充分說明剛才黃主席對整個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經濟問題是什么?2008年宏觀調控主要的目標做到兩個防止,一個是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轉向明顯的通貨膨脹。去年物價同比上漲4.8%,從78年到2006年這29年中國的CPI物價平均每年上漲是5.6%,30年來物價上漲最高的年份是1994年達到24.1%,去年我們控制的目標是在3%以內,實際運行的結果突破了1.8個點。這次價格上漲帶有結構性特征,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我們以價格漲幅最多的,去年11月份漲6.9%為例,其中有5.94%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5.94/0.9=0.86,86%上漲的原因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全年的4.8%當中4.0%是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食品價格上漲一方面要看到我們的農副產品價格是長期處在低位,農副產品價格上漲有助于農民增收,為什么07年農民增收有如此的幅度有這么好的成就,很重要是和這次農副產品價格上漲有直接關系。給我們城市人和低收入群體生活帶來了壓力,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甚至向明顯的通脹轉換,也使整個市場發揮配置基礎性作用受到干擾。從這個意義來說,2008年一定把防止架構由結構性上漲轉向明顯的通脹作為一個重要的首的調控目標。要做到這一點,要做好另一個防止,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
  就目前來說,這種趨勢有三大表現,一個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過快。94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24.1%是改革開放以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93年投資增長率是61.8%,前一年的高投資增長率有可能演化為下一年的高通貨膨脹率。第二是貨幣與信貸投放過多,06年我們計劃全社會信貸投放是2.5萬億,投了3.18億,我們去年一年現金投放3262億,增加了221億,信貸和貨幣投放過多。第三是貿易順差過大,2006年是1775億的貿易順差,2007年是2622億貿易順差。這三個過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互相推動,從而使經濟增長由偏快向過熱轉化的趨勢風險和壓力在加大。怎么辦?
  2008年中國經濟還是要回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按照十二字方針,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讓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能夠適當有所緩和,如果說我們現在按照總書記在十七大提出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中國的主要問題不是速度問題,一年做到7%的增長就毫無問題,所以還是質量問題,要把好放到快的前面,使整個中國經濟又好又快增長。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部門都在采取措施解決物價上漲的問題。調結構,我和一些企業家接觸的時候,大家對于2008年從緊的貨幣政策和調控政策還缺乏一種全面的把握,應該說2008年在從緊的宏觀政策調整下,我們是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壓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對于它們的盲目發展過快增長加以壓制,堅決抑制住他們的盲目發展。還有保的,保農業、服務業、科技產業,包括我們的中小企業。從有保有壓這個角度來看,2008年還是民營經濟大有作為的一年。
  2008年中國經濟在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這樣一種指導方針指導下,中國經濟還會保持一個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態勢,民營經濟也會在全國工商聯的指導下還會取得輝煌成就。
  謝謝各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