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鋼材出口關稅調整出臺背景詳析
2008-2-1 12: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這歲末年初的時候,12月26日,經過長時間的“引而不發”,08年鋼材出口退稅調整政策終于公布,根據財政部關稅調整通知,自2008年元月1日起,焦炭、生鐵、普碳鋼坯等產品出口將實施25%的暫定關稅;鐵合金產品將加征20%關稅;不銹鋼、合金鋼坯錠等初級產品實施15%關稅;鋼材產品中,螺紋鋼、普通線材、普通棒材、窄帶鋼、焊管等產品加征15%關稅;大中型材維持10%關稅;熱軋板材包括熱卷和中厚板繼續保持5%稅率;冷軋等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有5%退稅。在目前國際市場對中國鋼材出口著力打壓,國內輿論日漸關注鋼鐵生產的環保問題的時候,出臺這樣的鋼材出口關稅調整政策,無疑是具有政策指導意義,只有吃透其中的深意才能把握政策動向,規避貿易風險,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下面筆者根據手頭掌握的信息為大家做簡要的分析,期望能使大家對08年的鋼材價格走勢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鋼材出口關稅調整出臺背景詳析
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市場乃至鋼鐵行業都經歷了意味深長的一年,從年初的豪情萬丈到年中的路在何方,再到目前的隨波逐流,可以說大家都經歷了危機和機遇并存的一年。今年可以說主要靠鋼材大量出口才使國內鋼鐵行業走出產能過剩的陰影,今年鋼材出口總量達到了創紀錄的7200萬噸,其中凈出口5400萬噸,這已經是德國和法國年鋼鐵產量的總和。
鋼鐵業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一般分成四個階段:一是“低成本、低鋼價”階段,這是一個走向復蘇的過渡期;二是“低成本、高鋼價”階段,這是行業成長性最好的時期,是“真金白銀”的利潤收獲期;三是“高成本、高鋼價”階段,這個時期“雙高”互推,行業得利是所謂的“紙面富貴”的特征,看上去大進大出,市場規模十分龐大,但真實的收益空間不斷收窄,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這個階段如果不控制風險,到了“高成本、低鋼價”的第四階段,那就必然帶來“大起大落”,嚴重損傷行業正常運行的內在“機理”。
去年年底,寶鋼以“閃電戰”的速度在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奪得首發定價權,把2007年度長期協議礦價漲幅“鎖定”在9.5%。但沒想到的是,今年以中小鋼廠和貿易商“買家”及印度礦、國產礦“賣家”為主構成的鐵礦石現貨市場在通貨膨脹預期的推動下,相關國內鋼鐵生產企業大量囤積鐵礦石,直接拉高了鐵礦石現貨價格,而被拉高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又反過來推高了國際海運價格和加大了08年鐵礦石國際談判的難度,使得08年鐵礦石國際談判呈現出強烈的價格上漲預期。
今年國內鐵精粉市場價格總體上漲,其中8至9月份上漲最快,呈現出直線上漲的價格走勢,河北地區66%的鐵精粉噸價從不到700元猛漲至1300元左右。進口鐵礦石市場價格也是大幅上漲,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同比上漲27%以上,且呈逐月上漲態勢。
在近乎瘋狂的鐵礦石現貨市場面前,鋼廠、礦業及相關機構都不斷發出“鐵礦石談判價格必漲”的推測,F貨礦與長期礦之間巨大的“價差”讓礦業巨頭的談判代表“坐不住”,一門心思要在定價機制上尋找平衡的辦法。最近更是“直截了當”:要彌補現貨價與長期協議價之間的差距。
而相關的鋼材出口統計出表明國內主要出口的鋼材主要以鋼坯和建筑鋼材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低端鋼材的大量出口一方面帶來了潛在的國際貿易爭端,使得歐美頻頻對中國鋼材提出反傾銷。另一方面,大量低端鋼材出口直接消耗大量寶貴的資源,包括鐵礦石,煤焦,電力等,引起國內輿論對鋼鐵環保的關注。
在產品結構上,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鋼材平均每噸到岸價1205美元以上;而同期中國出口鋼材的每噸離岸價為686.74美元,扣除海運費及運雜費的差別,進出口鋼材的價格差在每噸410美元左右,價差為34%左右。國內鋼鐵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在2000年至2006年的6年中,全國粗鋼產量增長227%以上,而同期鋼鐵業總能耗也增長了115%以上。
2001年全行業最大的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46.25%,根據《鋼鐵產業政策》,到2010年,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應至少占全國產量50%,而到了2006年這個比重卻下降到34.66%,降低了11.59個百分點。
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企業規模小而分散,影響了全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大力推進跨省市、跨地區、跨所有制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組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世界級鋼鐵企業集團是我國始終堅持的一個戰略方向。
今年4月份粗鋼出口量達到844.4萬噸的歷史高點后逐月回落,鋼材出口在10月份和11月份連續兩個月出現同比下降。2008年我國鋼鐵產品出口量將減少2000萬噸左右,其中長材減少800多萬噸,板帶材減少400萬噸,管材減少400萬噸。另外,鋼坯也會大幅減少。目前淘汰落后鋼鐵產能工作取得較大進展,11月份粗鋼產量日產水平132.3萬噸,比10月份下降了6.15萬噸。
通過調整鋼鐵出口政策來調控鋼材出口品種和數量,落實國家鋼鐵產業政策,推進科學發展觀在鋼鐵行業的實踐。從這次出口關稅政策調整的政策出發點看,主要是期望通過關稅調整來控制“兩高一低”的低端鋼材的出口數量,引導國內鋼鐵行業將著眼點放在緊缺的高端鋼材上,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將龐大的鋼鐵產能高端化,徹底將鋼鐵大國變成鋼鐵強國。
08年鋼價走勢前瞻
08年對于中國鋼鐵行業注定是關鍵性的一年,一方面淘汰鋼鐵落后產能必定會引起龐大的國內的鋼鐵粗鋼資源分流,進而引起行業內自發的產業結構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低端鋼鐵產能的大量淘汰必然需要分流一部分高端鋼材產能來填補,08年低端鋼材肯定會出現出口不暢的情況,但是有一個可能性需要注意,由于目前中國鋼材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地位舉足輕重,一旦減少出口,沒有一個國家能填補中國產品的缺口,這樣的話,勢必會拉高國際市場相關鋼材的價格,這樣又會形成新的出口動力。
對于各類鋼材品種而言,越是靠近產品鏈上游的產品受成本上升的推動就越大,特別是鋼坯,螺紋鋼,線材等低端產品,在08年,各類鋼材生產成本,包括鐵礦石,焦炭,還有人工成本必定會大幅上漲,根據目前業內人士的預測,整體鋼材生產成本上漲幅度在30%左右,所以鋼坯等低端鋼材品種在08年的走勢不會弱,但是由于國家各類調控措施的影響,也不可能在目前的價格基礎上出現爆發性的上漲行情。
根據實際情況預測,2008年存在貿易機會的鋼材品種必定在冷軋和鍍鋅等高端鋼材中產生,一方面,雖然各個生產廠家的產能在08年有一定幅度的釋放,但是高端鋼鐵產品存在工序多,達產時間長等特點,投產并不等于達產,在加上淘汰落后產能引起的分流影響,真正能在08年形成實際影響的冷軋等高端產能不會很大。所以在需求增加,出口增長的情況下,08年在很長時間內,高端鋼材產品存在供求關系相對緊張的局面,一旦有資金進入市場,必然會拉高相關產品的市場價格,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冷軋產品,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鋼材品種,在08年必然會出現補漲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