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不銹鋼業10件大事
2008-1-8 12: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是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年。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對一年來不銹鋼行業發生的重大變化和重要事件進行了選擇和分析,并征求專家、國內主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意見,評選出2007年中國不銹鋼行業10件大事,通過《世界金屬導報》予以公布。 1、不銹鋼產量突破700萬噸大關,居世界第一,自給率達到70%。 2007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將突破700萬t,穩居世界第一。寬幅熱軋卷產量同比增長80%,擺脫了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 中國不銹鋼發展經歷了三個重大變化:實現了以內需為主,鋼材自給率達到70%以上,同比增長10%;實現了以先進工藝裝備生產為主,產量占70%;實現了以“四大企業”(太鋼、寶鋼、張浦、聯眾)生產為主,產量占60%以上。 2、無鎳鐵素體不銹鋼比例穩步提高,品種結構趨于合理 2007年中國生產鐵素體不銹鋼產品升至180萬t,比例達到25%以上,比上年提高5%。生產企業與科研機構共同研制開發現代鐵素體不銹鋼新產品,寶鋼、太鋼、張浦等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專門組織用戶舉行多種形式的鐵素體不銹鋼推廣和推薦活動,成效顯著。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餐具、廚具制品、家用電器、裝飾、汽車排氣系統等領域,許多產品已經進入國際市場。 合理控制不銹鋼鋼種的比例,積極推廣現代鐵素體不銹鋼,已成為中國不銹鋼業界的共識。 3、開發利用氧化鎳資源,走出火法生產含鎳生鐵新路 2006年以來,中國開始大量從菲律賓、印尼、新喀多尼亞等國進口本來已經被棄之不用的紅土鎳礦,應用火法生產新工藝,生產含鎳生鐵供不銹鋼廠使用。2007年預計進口紅土鎳礦1400萬t左右,可生產金屬鎳大約9萬t左右。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寶貴的鎳資源,極大的緩解了國內不銹鋼原料的短缺矛盾,降低了不銹鋼生產成本,也抑制了一度瘋狂上漲的鎳價,有利于我國不銹鋼工業可持續發展。 4、產品質量明顯提高,高附加值產品得到國際市場廣泛認可 2007年中國高附加值不銹鋼寬幅冷板的出口量預計達到50萬t左右,首次超過進口量,平均出口單價超過進口單價13.78%。產品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質量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
中國產石油天然氣用優質不銹鋼管的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得到國際市場認可。
5、新產品層出不窮,投資重點向生產特殊需求用材轉移
現代鐵素體不銹鋼新品種批量上市,除了傳統的409、430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外,太鋼、寶鋼等企業開發的434、436、439和444等現代鐵素體不銹鋼新品種也已經供應市場。
滿足我國各個工業領域特殊用材的開發也取得新進展。雙相不銹鋼、超級雙相不銹鋼已經形成系列產品,1803、2101、2205、2304、2507等已經開發成功。 太鋼、寶鋼、東特、久立等企業開發了油井用鋼、石化用不銹管、核電站用核級不銹鋼、690U型核電蒸汽發生器用管、超超臨界鍋爐用不銹鋼管、尿素不銹鋼管、汽輪機葉片用不銹鋼、耐腐蝕沉淀硬化不銹鋼等材料。寬度大于1500mm和2000mm的冷軋不銹鋼板卷,超寬、超厚的不銹鋼中板已經開始批量供應市場,應用在石化、電力、航空航天、食品加工、汽車、交通、機械制造等領域。 在工業需求的拉動下,2007年,太鋼建成特寬、特厚不銹鋼中板生產線;寶鋼、太鋼正在建設特殊規格無縫管擠壓機生產線;寶鋼投資建成專門生產難變形特殊材料的爐卷軋機;昆山大庚不銹鋼中厚板擴建工程投產;上海實達、鞍山東亞、浙江甬金、山東乾元等企業的不銹鋼精密薄帶新擴建工程已經建成。 在我國不銹鋼總體產能大于需求的情況下,把投資重點從單純的規模擴張轉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工業領域特殊需求用材是我國不銹鋼行業的正確選擇。 6、主動出擊,投資國外,保證鎳鉻資源長期穩定供給 為尋求長期穩定的鎳鉻原料來源,2007年中國一些企業紛紛到國外投資。金川集團向阿爾比登公司在贊比亞姆納里鎳礦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產權投資,并收購澳大利亞鎳礦公司Allegiance Mining NL11%的股權;寶鋼與印度威澤集團合資設立寶威有限公司,計劃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Orissa)建造一座年產10萬t的鉻鐵廠;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與南非MISSION POINT公司和VERSA-TEX公司簽訂協議,收購南非NA-BOOM鉻鐵礦探礦權;中鋼集團收購津巴布韋最大的高碳鉻鐵生產企業———MASCO控股公司ZCE股權項目,還與南非最大的鉻礦公司簽約,收購其礦產及冶煉廠50%的股權;青山控股集團與印尼PT ANTAM TBK共同開發位于印尼北馬庫錄省OBI島上的鎳礦資源。 7、資產為紐帶、互利為前提,天津鋼管和太鋼強強聯合 2007年11月26日,太鋼不銹與天津大無縫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對天管元通增資擴股的方式合資成立的天津太鋼天管不銹鋼有限公司在天津濱海新區揭牌。 太鋼集團是全球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先進的不銹鋼企業,天津鋼管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無縫鋼管生產企業。雙方合資組建公司,結成了更加緊密的戰略聯盟,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在區位、品牌、市場、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取長補短,合作共贏。 這是中國不銹鋼行業一個以資產為紐帶,互利為前提,跨地區的企業聯合重組,對提高產業集中度,提高我國不銹鋼工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8、加工中心異軍突起,流通格局悄然變革 2007年,中國國產不銹鋼在流通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出現了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國企、民企、臺資、外資、合資都紛紛興建不銹鋼加工中心的新氣象。江蘇大明新建中板縱剪線,山西天寶與中國建昌合資的寶錩金屬已經投產,浙江光大加工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天津太鋼大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在津奠基,中儲股份在無錫建不銹鋼交易加工中心,寶鋼不銹鋼加工配送中心投產,太鋼佛山加工中心二期工程奠基,酒鋼嘉北不銹鋼工業園奠基,建锠天津寶馬不銹鋼物流園運營,煙臺東方工業園區正式啟動,上海實達在天津設立加工中心,日本住友與中國建昌在順德建不銹鋼加工中心等等。加工中心異軍突起,標志著我國不銹鋼流通體制正由分銷為主、直銷為輔傳統的二元格局,轉變為加工中心、分銷、直銷的三元格局。這一新氣象代表著中國不銹鋼行業流通體制水平正在提升, 而代表現代流通體制主流的加工中心,所占份額將不斷擴大。 9、 國際交流日益增多,國內上下游互動加強 2007年世界對中國不銹鋼的發展更為關注,出現了來華參觀訪問多、來華舉辦會議多、邀請中國專家出訪多的“三多”現象。 2007年6月ISSF(國際不銹鋼論壇)和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CSSC)聯合召集西班牙、墨西哥、法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韓國等13個國家的不銹鋼發展組織(SSDA)代表,在廣東佛山召開工作會議(上次會議于1999年在意大利召開);國際鉻組織、鎳組織2007年年會在中國舉辦;日本不銹鋼流通協會組團訪問中國不銹鋼市場和流通企業;CRU舉辦的國際不銹鋼論壇在太原召開,并組織代表參觀太鋼;韓國不銹鋼組織特別邀請中國不銹鋼專家訪問韓國并做專題報告等。
2007年國內不銹鋼行業上下游之間互動交流活躍。如有色金屬行業邀請不銹鋼行業共同舉辦研討不銹鋼原材料問題的國際論壇;不銹鋼行業邀請工業機械制造行業共同研究和開發工業用不銹鋼;五金家電行業邀請不銹鋼行業和專家出席年會,并做不銹鋼選材報告。 10、寶鋼集團不銹鋼熱軋板卷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上海寶鋼集團一鋼公司不銹鋼及碳鋼熱軋板卷技術改造項目已通過國家優質工程檢查組的初審、現場復查、審定委員會審定、公示等程序,榮獲2007年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2008年1月5日,國家工程建設質量獎審定委員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組織召開“200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頒獎大會”。此項金獎是在冶金建設史上,事隔17年之后,又一次獲得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