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物發送量增加2億噸以上 運需矛盾仍突出
2008-1-4 23: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長徐亞華和交通部水運司副司長楊贊今天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暢通運輸’綠色通道’,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及重要物資運輸”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近幾年鐵路的發展很快,運力持續大幅增長,特別是第六次大提速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動車組,實現了鐵路史上的飛躍。但是網民注意到不少地區鐵路運力仍很緊張。在鐵路運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為什么還存在“運不出去”的現象?目前我國鐵路運輸能力的總體情況如何?確實非常緊張嗎?對此,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解釋說,2003年到2007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每年增加2億噸以上,是鐵路運量增長最快的時期。但是鐵路運需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全路每天的請求車滿足率總體上只有35%左右,能力非常緊張,部分去向的滿足率很低。主要原因:一是近幾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煤炭、電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資運輸需求非常旺盛,2003年至2007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年均增長8.7%,低于全國GDP增幅以及煤炭、鋼鐵產量和發電量的增幅。二是目前鐵路正處于大規模路網建設階段,新線建設形成運力需要大約四到五年的周期,從2003年到2007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年均增幅只有3.4%,通道能力利用非常飽和,全路70條干線中,能力利用率在90%以上的達到43條。武漢、天津、寶雞、洛陽、鄭州、大同等樞紐能力已明顯不適應,增量難度越來越大。三是雖然全路總量增長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部分去向如東北入關、進出上海等華東地區、西北地區東運、進出西南地區的通道能力增長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針對鐵路部門一直強調保障重點物資運輸,蘇順虎表示,重點物資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為平衡社會供求關系,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國防建設,保證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正常生產和人民群眾基本生活而需要用各種運輸方式運輸的煤炭、石油、糧食、化肥,以及進出口物資、國家指令性應急物資和軍用物資等。由于鐵路運力緊張,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需要,鐵路部門將絕大部分運力用來保證重點物資運輸,目前重點物資運量占全路總運量的90%以上。為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鐵道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鐵路重點物資運輸管理辦法》和《關于建立鐵路局與地方政府運輸協調機制的指導性意見》。目前,鐵道部、各鐵路局與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普遍建立了有效的運輸溝通協調機制、規范有序的重點運輸保障機制,把煤炭、石油、糧食、化肥等物資作為重中之重,實行運力傾斜,給予優先安排,多次圓滿完成了突擊搶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