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07鋼鐵行業產品結構優化取得新成果

2008-1-31 16: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取得新成果 
  2007年生產鋼材56460.81萬噸(含重復材,下同),比上年增加10442.84萬噸,增長22.69%。
  從2006年以來,考慮到全行業板管帶材生產能力從總量上看,已經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鋼鐵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的方向,應當是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增加各大類品種鋼材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以全面滿足國內各用鋼行業發展變化的需求。
  2007年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品種鋼材產量大幅度增長。全年生產冷軋薄寬鋼帶1740.27萬噸,同比增長31.8%;冷軋薄板1563.83萬噸,同比增長25.2%;鍍層板(帶)1754.58萬噸,同比增長37.9%;涂層板(帶)317.21萬噸,同比增長36.1%;電工鋼板(帶)415.57萬噸,同比增長23.5%。2007年以上5個品種鋼材合計生產5791.48萬噸,占鋼材生產總量的10.26%,比2006年提高0.67個百分點。
  2007年全年生產合金鋼1660.77萬噸,比上年增加296.39萬噸,增長21.72%;全年不銹鋼粗鋼產量預計72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世界一流工藝裝備的生產量達到70%,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
  從鋼材生產品種結構與國內市場表觀消費品種結構的比較看,2007年生產板材19684.16萬噸,占總量的34.86%,比上年提高2.97個百分點;全年板材表觀消費量18415.81萬噸,占總量的35.49%,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2007年板材生產量、消費量占總量的比重同步上升,需求比重大于生產比重0.63個百分點。
  2007年長材生產量、消費量占總量的比重呈同步下降的趨勢。全年生產長材26616.94萬噸,占總量的47.14%,比上年下降2.76個百分點;全年長材表觀消費量24577.62萬噸,占總量的47.39%,比上年下降2.49個百分點。2007年需求比重大于生產比重0.25個百分點。
  2007年國內市場鋼材表觀消費量(含重復材,下同)51883萬噸,其中國產鋼材供應50196萬噸,國產鋼材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6.75%,比2006年提高1個百分點。
  鋼鐵產品出口上半年高增長,下半年明顯回落
  2007年我國出口鋼材6264.63萬噸,比上年增長45.67%;出口鋼坯642.61萬噸,比上年下降28.88%;全年進口鋼材1687.06萬噸,比上年下降8.86%;進口鋼坯24.21萬噸,比上年下降34.64%。
  2007年上半年出口鋼材3379.05萬噸,鋼坯436.99萬噸,折合粗鋼4031.72萬噸;上半年進口鋼材869.31萬噸,鋼坯14.05萬噸,折合粗鋼938.85萬噸。上半年進口、出口相抵凈出口粗鋼3092.87萬噸,比2006年上半年增加凈出口粗鋼1986.71萬噸,增長179.6%,呈高增長態勢。
  2007年4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連續出臺降低出口退稅率和加征出口關稅措施后,其政策效應已經明顯發揮作用,改變了鋼鐵產品出口高增長的狀況。2007年下半年出口鋼材2885.58萬噸、鋼坯205.62萬噸,折合粗鋼3275.39萬噸;下半年進口鋼材817.75萬噸、鋼坯10.16萬噸,折合粗鋼880.11萬噸。2007年下半年進口、出口相抵凈出口粗鋼2395.28萬噸,比上半年減少697.59萬噸,下降22.55%。2007年與2006年同期比較,上半年增長179.6%,下半年回落到增長1.22%。其中4季度凈出口粗鋼同比減少331.19萬噸,下降24.46%,呈負增長態勢。
  上述情況說明,2007年比2006年全年增加凈出口粗鋼2015萬噸,絕大部分發生在上半年。國家采取限制鋼鐵產品出口措施后,其政策效應發揮作用十分明顯,下半年出口轉為基本持平,4季度負增長,這種發展趨勢將延續到2008年。
  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取得新成績
  2007年,全行業已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工作體系,形成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
  2007年全行業在高效采選技術、鋼鐵冶煉技術、軋鋼新技術、高端產品開發、大型冶金成套裝備技術集成、節能節水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新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進步。其中,寶鋼試制成功X120管線鋼,實現電鍍鋅機組全面無鉻化生產,年產150萬噸生鐵的COREX3000熔融還原工藝裝置投產;鞍鋼繼續完善冷連軋自主集成成套工藝技術,開發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在相關企業投入使用;武鋼新一代取向硅鋼、高效電機硅鋼的研發和裝備技術集成;太鋼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不銹鋼生產基地;攀鋼轉爐鐵水提釩和半鋼煉鋼連續工業性試生產成品釩渣等均取得了工藝技術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發和擴大生產市場需求的短缺產品方面,船用高強度寬厚板、高強度海洋結構用鋼板、高檔汽車用板和汽車零部件用鋼、工程機械和高層建筑用高強度厚鋼板、X80高等級管線鋼板、百米在線熱處理鋼軌和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鋼軌、高速動車組用鋼、高端壓力容器用鋼板、高牌號無取向硅鋼、高檔不銹鋼新品種、高強度角型鋼等均實現了重大的突破。
  2007年6月,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和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技術》項目全面啟動,組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14個子課題全面開展工作,研究并建設21世紀新型現代化鋼鐵生產流程。
  2007年7月納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復雜金屬礦產資源采選冶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全面啟動,分15個子課題,全面開展工作。
  鋼鐵生產成本上升,鋼材市場價格上漲
  2007年進口鐵礦石38309.33萬噸,比上年增加5679萬噸,增長17.4%。
  2007年12月份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最高超過190美元/噸,綜合平均到岸價125.28美元/噸,創歷史最高價位,比2006年同期上漲56.38美元/噸,漲幅81.83%。
  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帶動國內市場鐵精礦價格同步上漲,12月份有的地區鐵精礦價格達1500元/噸以上,大中型鋼鐵企業綜合平均采購成本1179.25元/噸,比2006年同期上漲571.87元/噸,漲幅94.15%。
  由于鐵礦石大幅漲價,加上煤焦電運漲價的影響,2007年12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生鐵制造成本比2006年同期上升31.05%,企業普遍面臨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
  2007年全年國內市場鋼材平均綜合價格指數113.49,比2006年上升8.57點,漲幅8.16%,其中長材漲15.92%,板材漲7.7%,全年鋼材市場價格水平總體高于2006年。
  2007年年末與年初比較,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105.15上漲到125.12,年末比年初上漲18.99%,其中長材上漲43.72%,板材上漲12.55%。
  2007年全年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總體保持高位運行,波動調整,年末達到全年最高價位,長材價格漲幅明顯大于板材。
  2007年全年國際市場鋼材平均綜合價格指數167.2,比2006年上升15.9點,漲幅10.5%,其中長材上漲24.7%,板材上漲3.7%。
  2007年末國際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176.2,比2006年末上漲17.3%,其中長材上漲35.1%,板材上漲8.3%。
  總的來看,2007年國內、國際市場鋼材價格走勢同步運行,價格差比2006年有所縮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