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內生型發展道路 武漢重塑九省通衢
2008-1-3 22: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何欣榮
“想致富,先修路”。這句再樸素不過的口號,在剛獲批國家級兩型社會試驗區的武漢城市圈,有著標志性的意義。來自湖北省交通部門的消息稱,2007年全年湖北省建成近600公里高速公路,建設力度為歷年之最。在力助武漢重塑“九省通衢”區位優勢的同時,也給武漢城市圈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新注腳。
其實早在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同時獲批國家級兩型社會試驗區之際,就有專家指出,發改委選擇中部地區作為改革試點的一大用意,即是要憑借中部地區具有能源、勞動力資源豐富等方面的優勢,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內生型經濟發展道路。而湖北省正在努力打造的“大交通“格局,無疑是激活中部區位優勢、整合城鄉資源的一個重要手筆。
在2007年年底召開的湖北省經濟學界學術年會上,湖北省社科院院長趙凌云表示,在目前國家有關建設兩型社會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等相關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一旦進入兩型社會試驗,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將面臨著多方的挑戰與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探索外向型發展與內生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將是湖北省的必由之路。
對此新任湖北省代省長李鴻忠在近期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隨著沿海產業向中西部的大規模轉移,湖北省正迎來歷史性的大好機遇,如何承接這種大轉移,交通便利是關鍵。對此湖北省交通部門在年底給出了成績單:2007年全年湖北省共建成“九路一橋”,建設力度之大在該省交通史上尚屬首次。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300公里,躍居全國第10位。湖北發改委的相關人士對此評價說:“對于試驗區的百姓來說,修路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好處。而對于湖北省、武漢市來講,則可以憑借優異的物流條件發揮樞紐和戰略支點的作用,培育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