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戰略 敦豪布局北亞物流樞紐
2008-1-3 22: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一筆總投資金額達175億美元項目的正式簽署,敦豪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投資興建敦豪北亞樞紐的戰略版圖揭開了帷幕。至此,敦豪在亞太區的累計投資總額已超過22億美元。“敦豪北亞樞紐將服務于中國和北亞國家及地區,完善區域內及與歐洲、美國的洲際連接,并成為敦豪在亞太地區多樞紐轉運體系的重要一員。”敦豪亞太區CEO唐睿德先生日前在與上海機場集團共同簽署協議時承諾說,敦豪北亞樞紐預計于2010年建設完成,敦豪和上海機場集團將一同攜手,提升北亞樞紐滿足中國和亞太地區快速增長的國際貿易需求的競爭優勢,助力長三角地區和整個北亞地區的經貿實力再上新臺階。
目前全球物流市場總額已達9萬億美元,世界各大物流公司都在為搶這塊大“蛋糕”進行激烈的競爭。作為全球領先的快遞及物流公司,敦豪結合其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優勢和對當地市場的深入理解,在快遞、空運、海運、洲際運輸、合同物流解決方案及國際郵政服務方面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2006年,敦豪共向420萬客戶提供了服務,年運貨超過15億票,營業額近400億歐元。
做快遞和物流,樞紐轉運中心是關鍵的一環。敦豪此次選擇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興建快遞北亞樞紐是有著長遠的考慮和詳細規劃的。上海地處長三角的中心,其進出口額占到全國的35%。快速發展的城市和區域經濟促進了上海航空貨運市場的快速增長。據統計,浦東國際機場年貨郵吞吐量已占整個上海航空貨運市場的85%以上,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兩位數,增幅位居全球前列。
位于浦東國際機場的北亞樞紐是敦豪全球包括德國和美國在內的三個樞紐中心之一,敦豪計劃通過北亞樞紐轉運中心,將來自不同地點的快件在此重新分揀,并分配至各地的敦豪網絡。
世界貿易量的不斷增長,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敦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契機。唐睿德先生向記者介紹說,北亞樞紐一期總占地面積達到88萬平方米,其中,面積55萬平方米的主體設施將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即將建成的第三跑道西側貨運區附近。建成后的北亞樞紐將進一步完善敦豪亞太區的運輸網絡布局:它將把位于中國香港、泰國曼谷、韓國仁川、新加坡、澳大利亞悉尼的敦豪轉運樞紐集合起來,這6個轉運樞紐將把遍布亞太地區50個敦豪口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成貫穿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版圖。而敦豪多樞紐轉運體系的加強,也將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和靈活的快遞和物流服務,尤其將使中國長三角地區的客戶受益。
敦豪大中華區總裁許克威先生介紹說,2004年,敦豪提出了中國市場優先戰略,其核心目標是把中國市場作為敦豪全球重點進行整合并加大投資。敦豪選擇在浦東國際機場興建北亞轉運樞紐具有服務中國經濟核心區域的戰略意義,同時也為上海機場全面推進上海航空樞紐國家戰略,率先建成國際貨運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在中國,每周為敦豪提供服務的商業航班和專機有約500架;在整個亞太區,敦豪每天利用的商業航班超過800架。敦豪今后可以利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絕佳的航線連接優勢,更好地整合區域和國際航班,以進一步保證北亞主要城市間次日達服務的品質。
做物流服務,不僅速度要快,更重要的是保證供應鏈上運送的貨物萬無一失。敦豪合資公司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公司董事總經理吳東明告訴記者:“現在的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更加復雜,敦豪設立的快件物流中心(ELC)不僅為客戶提供了又好又快的物流服務,同時也為客戶節省了時間和資金上的成本。“據他透露,目前敦豪正在與一家跨國公司商談在內蒙古設立快件物流中心事宜,以便更加貼近客戶市場,及時滿足客戶需求。
質量控制是快遞物流的重中之重,敦豪對此進行了大量投資。據吳東明介紹,5年后建成的快遞北亞樞紐配備了質量控制中心和自動分揀系統等國際先進設施。北亞樞紐的質量控制中心將一周7天、全天24小時運行,是危機管理的神經中樞。它與敦豪在其他國家、地區和城市的質量控制中心一道,構成了一個質量控制網絡,對敦豪所有航空及地面貨件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我們提供的是門到門的服務概念,建立了紅黃綠燈質量監管措施,只要供應鏈上出現問題,黃燈就會亮起來,馬上就會有工作人員負責順藤摸瓜查找原因,以提高送件的準確性和準時性。”
吳東明告訴記者,北亞樞紐還配備了先進的自動分揀系統,此項設施優化了處理能力,提高了效率,加快了貨物處理速度,也幫助客戶提高了及時響應市場的能力。敦豪北亞樞紐最高分揀可搬運貨件的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小時2萬件包裹及2萬件文件。吳東明說,“現在各家快遞公司都還沒有自動分揀系統,它要求必須有如條形碼等先進的技術作后備支撐。” 文/本報記者 陳 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