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從緊貨幣+積極財政”或是最優選擇

2008-1-28 9: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當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提及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美國經濟減速負面影響的時候,一個問號繼而在市場中油然而生,會有哪些措施呢? 
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明確指出,這些措施將很可能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在貨幣政策方面,停止加息或是選擇之一,從而在實質上停止從緊貨幣政策。大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將央行調控政策的預測由“上半年兩次加息”調整為“全年無加息動作”。 
但繼續加息的呼聲仍然存在。 
央行某官員日前對媒體表示,在通脹和熱錢這兩個問題上,中國的態度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反通脹更重要.如果物價形勢繼續惡化,不排除中國要硬著頭皮加息。但毫無疑問,中國進一步加息的空間越來越小,以后會更多采用數量型工具來控制流動性。 
雖然美國降息強化了中國國內停止加息的呼聲,但渣打中國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如果中國要實現貸款增幅放緩,必須提高利率,特別是存款利率。 
“美國經濟減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出口之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表示,但中國一向重申沒有必要保持大額貿易順差,因此中國經濟的宏觀政策可轉向刺激內需上。 
但問題是,彭興韻推薦的刺激內需藥方與控制通脹也存在著矛盾。彭興韻建議,刺激內需最重要的是啟動農村需求,而這必然需要提高農村收入水平,“這就要求政府應對農產品的漲價采取更寬容的態度,同時可加大對城市低收入人口的食品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經濟增速與通脹兩大目標的沖突,彭興韻提出了一個看似矛盾的調控組合拳。“可以繼續執行從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脹,而后變穩健財政政策為積極來對沖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速的影響。”沈明高也表示,政府今年應當擴大政府公共支出,繼續加大對大型基建工程的投資以保持對經濟的刺激。 
市場預計,如果出口形勢出現嚴峻的挑戰,政府可以考慮放松原材料和高污染產品出口的稅收和監管限制。去年,監管層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減少出口退稅政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