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企業應用好自由貿易區優惠政策
2008-12-8 15:1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通訊員 麥文偉 蘇瑛
當前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國外貿出口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用足用好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政策,積極辦理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是目前廣大企業擴大出口,開拓國際市場需采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近年來,隨著世界范圍內的區域合作不斷升溫,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在促進國際貿易、特別是地區性自由貿易的發展作用日益凸顯,利用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已成為企業尋求擴大產品出口市場的新途徑。目前,我國簽發的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包括中國-東盟優惠原產地證書、亞太貿易協定原產地證書、中國-巴基斯坦優惠貿易安排原產地證書、中國-智利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以及中國-新西蘭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等,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也將于2009年實施。由于區域性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是對等互惠的,企業受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也非常少,這將使區域性優惠政策逐漸代替普惠制優惠,成為我國出口產品的主要優惠政策。
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助力我國外貿出口的優勢正日益凸顯。據統計,今年1~10月,僅湛江檢驗檢疫局在湛江口岸就為外貿企業簽發了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570份,簽證金額4354.28萬美元,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42.45%和61.28%,出口企業不僅開拓了海外市場,還獲得了218萬美元的關稅優惠。
因此,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政策不僅能幫助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關稅優惠,還能提高企業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少貿易摩擦,是有效化解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此,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加大自由貿易區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及時向企業通報相關信息,為簽證企業辦證開設綠色通道,提供辦證全過程指導,并加強對所簽證書的跟蹤管理,保證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的效用,維護我國簽證機構的形象。與此同時,外貿企業應把握良機,充分利用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新政策,主動了解和辦理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推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利用區域關稅優惠政策搶占商機,以求獲得更大的國際貿易生存空間,進一步擴大我國外貿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