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浙江:臺金高速西段26日正式通車

2008-1-25 3: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全市人民熱切的期盼中,經過兩萬多名建設者3年多的艱苦奮戰,臺金高速公路西段工程(臺州境內仙居城關至橫溪段),將于1月26日正式通車。 
  臺金高速西段工程東起仙居城關,西至永康前倉,其中臺州境內全長37公里,在仙居白塔與諸永高速相交,是浙江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站在括蒼山巔遙望,新啟用的臺金高速西段跨澗掠谷,猶如一條巨龍在仙居西部蜿蜒穿行,那平坦寬闊的路面,長虹臥波的橋梁,古樸優雅的服務區,讓仙鄉大地更顯生機勃發。
  致富路、和諧路、精品路、生態路……新建成通車的臺金高速西段,為沿線群眾打開了一條連接外部世界的黃金大通道,奏響了一曲撥動財富之弦的華彩樂章。臺州西大門,自此崎嶇變坦途。
  致富之路
  山,重重疊疊;水,百轉千回。千山萬水層層阻隔,把臺州與西部廣大的內陸割裂開來,于是,“行路難”成為八方游客和當地群眾的共同感慨。
  西大門交通不便,成為臺州西部發展的最大絆腳石。尤其在仙居,山水旖旎,景色秀美,旅游業盡管增勢強勁,卻至今難成支柱產業;果鮮菜香,物產豐美,山區群眾卻年年為農產品銷售發愁,當地至今仍是全省25個欠發達縣市之一。正因為如此,盡快打通臺州西大門,促進南北均衡發展成為全市上下的強烈愿望。
  對于臺金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市委、市政府及沿線政府十分重視,市委書記張鴻銘,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鐵雄,副市長葉阿東等市領導十分關心,不僅積極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還多次親赴現場督查,為該工程的順利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臺金高速開通和諸永高速動工,讓仙居從全市交通末端變成交通樞紐,仙居全境從此迎來了高速公路時代。”對于臺金高速公路西段的開通,仙居縣副縣長鄭旭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這是一條形象之路。神仙居、永安溪漂流、高遷古民居、皤灘古街……臺金高速西段的開通,猶如一條項鏈,把散落在路兩邊的一個個景點,聯成了一個整體。隨著臺金高速臺州境內的全線開通,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到仙居各大景點的車程,至少縮短1個小時以上。預計未來仙居的旅游收入,每年增幅將高達30%以上,仙居將迎來一個旅游黃金時代。
  這是一條發展之路。在臺州,仙居土地資源豐富。但過去由于交通不便,鮮有客商上門。隨著臺金高速臺州境內全線貫通,仙居大打高速公路牌,一口氣在公路兩旁規劃了橫溪、白塔、城南等近10個工業區,如今溫州、路橋等客商紛至沓來,招商形勢紅火,仙居工業迎來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這是一條富民之路。仙居西部山多林密,毛竹、楊梅、柑橘等農產品資源豐富,但過去由于交通不便,群眾只能守著金飯碗要飯吃,資源優勢遲遲不能轉化為商品優勢。隨著臺金高速臺州全境貫通,如今西部群眾植樹的植樹,栽果的栽果,昔日荒山成了搶手的“香餑餑”,效益林業和效益農業方興未艾。
  騰龍昂首,東望大海,隨著臺金高速西段的全線貫通,一個力爭上游奮起直追的臺州新西部,正從溝壑縱橫的大山中崛起,推開重重山門,踏著高速的節拍闊步向前。
  精品之路
  37公里長的臺金高速西段,路程雖不長,大小橋梁卻有50多座,需打樁1000多根。樁打得好差,直接關系整個工程質量。
  指揮部在一次質量檢查中發現某個施工隊有根樁基深度不夠。如果推倒重來,施工隊至少損失10多萬元,該隊負責人找到市指揮部領導,希望網開一面。指揮部本著要把臺金西段打造成精品工程的宗旨,硬是讓施工隊推倒重來。砸掉老樁時,施工隊負責人心疼得差點掉下淚來:一輛轎車被白白砸掉了。據介紹,50多座橋梁中,這樣被砸掉的橋樁,共有10多根。
  盯牢橋樁質量僅僅是工程指揮部實施精品工程戰略的一個縮影。據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如今,西段工程的每一根橋樁、每一個涵洞、每一段道路,無論是從所用材料還是施工質量,都一一登記在冊。“參與驗收的人員,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堅決杜絕不合格材料上路。”
  講制度,更講科技。給號稱“華東第一隧”的蒼嶺隧道鋪設瀝青路面時,由于隧道過長,洞內散溫條件惡劣。工人與近180攝氏度的瀝青打交道,常常虛脫昏迷,導致路面鋪設返工率高。建設過程中,指揮部鼓勵工程隊在瀝青中摻入一種美國進口的濃縮液,使瀝青出爐溫度降到攝氏140度左右,同時保證了工程施工質量。
  一座大橋就是一個攻堅克難的豐碑,一座隧道就是一個科技創新的見證。工程指揮部牢固樹立精品意識,一手抓制度建設,一手抓科技創新,精心打造精品高速。日前,在省里組織的交工驗收中,各方專家對臺金西段工程質量予以高度評價,并順利通過驗收。
  生態之路 
  行駛在臺金高速公路西段,你就像在欣賞畫展:遠處奇峰綿亙,林海蒼茫;近處阡陌縱橫,古村相倚。令人不得不感嘆:畢竟是神仙居住之地。
  更令人驚奇的是,剛啟用的臺金高速公路完全不像一條剛建完的新路。邊坡綠茸茸密匝匝的嫩草,像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坡頂栽種的小樹一派生機,沿線幾乎看不到裸露的黃土,高速公路與周邊優美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
  這歸功于臺金高速公路建設者超前的環保理念:不破壞就是對環境最好的保護。透過一個個細節,建設者把這一先進理念進行了完美詮釋:
  ——為提高“臺金高速”的生態含量,指揮部曾多次開展專家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對景觀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和調整,將以工程防護為主變更為以生態防護為主,優化了設計,不僅提高了生態效果,而且節省了工程造價。
  ——為最大限度保護環境,在施工橫溪永安溪等大橋的每根水中橋樁基時,都要先建一個超過水面2米的“小島”,將鉆孔出來的數萬方淤泥用泥漿泵抽走,避免因施工對江水造成污染,有效地保護了永安溪水質。
  ——為盡可能做到到廢物利用,他們把蒼嶺隧道的洞渣拉至相鄰一個村的河灘上,新造土地5畝;在皤灘呂前村,路基和安置地的清表泥土,全部被用來改良土地,面積達30余畝。
  設計中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施工中最小程度損壞生態,完工后最大力度地恢復生態,正因為秉持了這樣的理念,建設者才實現了高速公路建設與沿線自然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將臺金高速公路真正建成了浙江中部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和諧之路
  造路為民,為民造路。臺金高速公路西段建設伊始,廣大建設者就確立了和諧修路的理念,在修路筑橋的同時,不忘為當地新農村建設作貢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青山綠水間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皤灘呂前村是臺金高速西線房屋拆遷最多的村。征地過程中,建設者和當地政府不僅結合當地新農村建設,對全村拆遷房進行了妥善安置,還特意花了100多萬元,對兩條年久失修漏水嚴重的引水渠,重新進行了改造修葺。如今,呂前村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水利設施也得到了升級改造,大大加快了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官路增仁村原有一條小路通往城關,后被臺金高速西段阻斷。建設者本著造福百姓的宗旨,花了200多萬元對這條土路進行了改造。如今,一條9米寬的康莊大道重新通往縣城。
  建設過程中,類似事例不勝枚舉。盡管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不少群眾當初由于不理解,也曾出現過漫天要價現象。但臺金人總是本著有理有節的原則,盡可能給予百姓實惠,最終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據統計,臺金高速開工以來,市指揮部共為群眾興辦各類惠民工程百余項,總金額數千萬元,臺金高速工程因此被群眾譽為“民心工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