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豈能讓天價學費交得冤枉

2008-12-5 11:0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王萍
    上周二,必和必拓最終因為不符合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放棄對力拓的收購,這場全球礦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收購案草草收場。盡管中國鋼鐵業可以為鐵礦石供應安全而放心 “喘”上一口氣了,卻也為此付出了約900億元代價。我們不能不佩服必和必拓的決斷,而它更大的成功在于將全球最大鐵礦石買方中國 “拖”下了水。
    (12月1日 《中國證券報》)
    必和必拓放棄收購力拓,或許讓一向以談鐵礦石色變的鋼鐵企業著實大大松了一口氣,然而我們卻并不能樂觀地認為,鐵礦石買方市場已經來臨,因為我們要看看這次900億元的天價學費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900億元的來處,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潮時,“兩拓”合并的 “新聞”加劇了市場對鐵礦石價格看漲的預期,中國鋼鐵企業 “豪賭”下注,瘋狂吃進9000萬噸的高價礦石,最終減值損失可能達350多億元。此外,中鋁公司為阻止這場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災難的合并案,投資力拓140億元成為最大單一股東,投資浮虧達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44億元)。僅這兩項相加,中方已為 “兩拓合并”付出了約900億元代價。
    在這900億元中, “豪賭”一項就占了將近一半,這不得不說是中國鋼鐵企業的悲哀,更是中國整個鋼鐵行業的悲哀。在接連幾年鐵礦石談判的進程中,面對國際市場鐵礦石賣方的連年提價要求,中國鋼鐵企業并非是去探討更為合理有效的話語權問題,而是將過多的精力投放到了打 “內戰”上來。
    有媒體報道稱,全球三大礦山公司之一的力拓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曾披露,國內某大型鋼鐵集團,其本身在澳洲恰那鐵礦占有股份,按長期協議鐵礦石價格(下稱 “長協礦”)每噸80美元進貨,但是給其他鋼廠卻是按市場定價每噸160美元左右出售。”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算,一般來說長協礦漲價之后,國內的現貨礦價都是要比長協礦價貴出15%,每噸高出200元人民幣左右。這也成為一些鋼鐵企業“見利忘義”地“低買高賣”的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中方只代表十幾家大型鋼企與貿易商利益及可從中加價倒賣的市場格局,本身就說明了國內市場存在利益格局的失衡;蛟S決定價格的真正因素在于供需,而正是由于這種 “利益格局的失衡”導致了“供需的假象”,個別有長期協議的鋼鐵企業與貿易商在低價進口鐵礦后,轉手高價倒賣給了那些沒有長期協議資格的小企業,造成了 “一種產品,兩種價格”,最終上演了一場 “本是同根生,相煎心太急”的 “鬧劇”。而結局卻是中國鋼鐵企業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于自己的 “炒作”,國內鐵礦石價格連年上漲,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此次 “投機豪賭”的失利,損失更為慘重。
    分析、總結固然重要,然而每一次付出慘重代價之后只有分析、總結又只能相當于 “隔靴搔癢”,不徹底消除國內鐵礦石市場的 “內患”,解決以大欺小的市場不公現象,天價學費也只是白交。正如分析人士在總結此次天價學費讓我們得到的教訓時所說:中國鋼鐵行業如果無法凝聚成一個代表國家利益的完整主體,我們與三大礦業巨頭的談判可能始終處于弱勢地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