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電出口北美屢遭“標準門”
2008-1-24 12: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商務部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1~9月,北美主要國家的家電產品進口增幅顯著。在美國的主要進口商品中,電機、電器、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總額達到了179199.3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4個百分點,列于美國進口商品的第三位。而加拿大此類產品進口數量為5009.2百萬美元,以19.3%的占比列加拿大進口產品首位,同比增長22.5個百分點。 家電業內專家認為,北美國家的家電進口增長給我國的家電出口帶來了很大機會,但同時我國家電出口企業也面臨著北美國家不斷高筑的標準壁壘。
家電出口北美屢遭“標準門”
家電行業是我國開放時間最早、發展最迅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行業。然而光鮮的背后,許多數據與資料顯示,我國家電出口北美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時,仍然屢次遭遇“標準門”的阻隔。近日,美國頒布了“家電標簽法規”的最終修訂案,規定從2008年2月29日開始,在美銷售的大多數新家電須加貼黃色的“能源指南”標簽,并用規定的格式和式樣提供能耗信息。
另外,2007年中美還就加強產品安全監管力度擬定了協議,約定如果任何一方發現威脅到公共健康的事件,或涉及產品安全、生產條件、產品召回的事件,嚴重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以及其他相關的突發事件,必須在2天內通報另一方。對方則應在接到通報的5天內作出反饋,向前者提供相關企業或實體的聯系方式。國外類似的相關貿易法規讓中國家電出口企業不斷面臨挑戰。
我國擬將家電產品
納入召回法規一方面,北美等國家繁多而復雜的種種標準讓我國家電出口企業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我國也在家電產品安全方面加強了管理力度。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經完成了《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草案)》的起草工作,預計最快今年可出臺。
據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介紹,在這部條例中,家用電器首次位列其中,條例要求家電企業必須對缺陷產品進行主動召回,如果企業沒有主動召回,政府可以責令其召回。如果企業沒有主動召回而造成嚴重后果,企業則可能被吊銷生產執照甚至起訟。
專家支招訴求專業認證是出路面對如此眾多的質量安全壁壘,中國家電企業要如何面對呢?行業專家認為,徹底解決在家電出口和家電產品質量上面臨的問題,訴求于國際上專業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是最好的出路。
進入中國最早的專業認證檢測機構Intertek天祥集團亞太區總裁潘家瑞指出,對于從事出口的貿易商、采購代理及生產企業來說,只有符合安全法規和質量要求的產品,才能在北美市場獲得領先優勢。業內人士認為,與歐洲市場相比,北美市場的買家較為集中,單個買家采購量大,對工廠和產品的要求高,尤其對于那些剛剛或準備在北美市場起步的廠家來講挑戰更大。加上“911事件”之后,美國國土安全部出臺了C-TPAT反恐計劃,對進口美國的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企業只需要進行ETL列名標志和相關認證,就可以最高效地解決出口北美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有專家指出,尋求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幫助,一方面是方便取得北美安全標志,拿到市場準入的“通行證”;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其廣泛的網絡,進入大買家的視野,打開供銷通道,同時在技術、產品、管理體系等各方面獲得提升,增強自身資質,為將來長遠發展劈石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