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快遞服務 戴上“緊箍咒”
2008-1-24 0: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遞服務行業戴上了“緊箍咒”。記者昨天從市郵政局獲悉,首部《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在我市已經實施,其中規定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24小時,快件的賠償限額最高為服務費的5倍。
近年來,郵政EMS以及國內外各家快遞公司各種形式的快遞服務業進駐我市,但由于缺乏行業標準,隨之產生的投訴量也在迅速上升。其中針對沒有保價(保險)的快件損毀或者丟失后的賠付問題,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消費者王先生通過一家民營快遞公司往南京郵寄發票,然而幾天后公司卻告知快件丟失了。由于沒有保價,在賠償問題上快遞公司員工互相推諉,只肯按照所收快遞費3倍賠償,也就是賠償15元,這讓王先生惱火不已。
市郵政局工作人員介紹,針對這一問題,《快遞服務》標準中規定,如果傳遞過程中因快遞公司原因出現了快件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等情況,快遞服務企業須對快件的損失進行賠償,信件類執行按照本次服務費用的兩倍進行賠償的規定;包裹類按照實際損失的價值進行賠償;但最高不超過本次服務費用的5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快件發生丟失,按照規定快遞公司只對購買了保價(保險)的快件,按照被保價金額進行賠償,對于沒有買保價的包裹將按照服務資費的5倍進行賠償,因此遞送貴重物品,最好保價。
雖然《快遞服務》標準已經出臺并開始實施,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快遞企業都能夠自覺地依照標準經營,記者采訪中發現,就快遞服務包裹丟失或損壞的賠償額度看,除郵政EMS外,大多數快遞公司服務明顯低于“標準”,就算快件丟失,最多也只賠償3倍的快遞費。
對此,許多市民都希望能夠有相應的部門來實施嚴格監管,工商、消協等部門和組織以及消費者自身也可以參與監督,共同提高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