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鐵轉型再思考:誰補大流通空白
2008-12-31 23: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王亞彬
2008年,高成本、降價減產和庫存積壓、虧損,像夢魘一樣,緊緊地捆住了鋼鐵業。中國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在這一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特別是今年以來,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整個鋼鐵業風聲鶴唳,急轉直下,我省鋼鐵行業更是首當其沖,一些中小企業紛紛停產。”河北省工經聯副會長、秘書長魯俊芳這樣描述河北鋼鐵所遭遇的現狀。
同樣是這一年,河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省內國營、民營鋼鐵生產企業重組整合加劇,生產、流通企業間實力相差更加懸殊。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信貸收緊,眾多鋼鐵貿易企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鋼鐵生產和流通上下游企業如何共同應對危機,對河北鋼鐵也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大生產與小流通
相比龐然大物般的鋼鐵生產企業,河北省鋼貿行業還處于散兵游勇的局面,既無法預測鋼市發展趨勢也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市場形勢突變,便群起蜂擁瘋狂拋售,加重鋼市恐慌心理,難以起到流通環節“蓄水池”的作用。
“目前河北省金屬流通行業與鋼鐵大省的地位很不適應,影響著河北省由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的轉變。”河北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秘書長燕春柳說。
在燕春柳看來,當前河北省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鋼貿行業與鋼鐵工業不匹配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增強鋼貿企業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規避經營風險,是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事實上,目前鋼鐵行業庫存積壓嚴重,很大程度上在于行業系統中缺乏與生產企業相對稱的大型流通企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近日表示,“鋼鐵企業庫存要調整,其實主要原因是在于價格,是價格大幅度波動造成中小企業、下游企業壓了大量的鋼材庫存。對于庫存,需要計入流通環節、生產環節。有風吹草動很多市場風險在中小企業集中的比較明顯,流通環節的大型企業集團還沒有形成。”
亟待壯大流通環節
河北鋼鐵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離不開企業的創新,當然也包括流通企業的創新。在河北省工經聯副會長、秘書長魯俊芳看來,加強河北省內的產需產銷合作,壯大流通企業,才能最終保障河北鋼鐵產業做優做強。
“加強鋼鐵生產流通企業的聯合與合作,對開拓國內外鋼鐵市場、促進產銷銜接,推動河北省鋼鐵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在當前形勢下,這種聯合與合作更顯得迫切和重要。”魯俊芳分析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是溝通生產與需求的關鍵環節。企業生產的產品,只有迅速順暢地到達需求者手中,才能保證再生產的良性循環。
據記者了解,河北鋼貿企業的分銷渠道網絡主要在省內,但在經營運作能力、規模、資金實力等方面與華東、華南等地的同行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河北省鋼材省內銷售約占24%,如能提高1倍,將對河北省鋼鐵產業發展起到巨大支撐作用。”魯俊芳頗為感慨地說。
與此同時,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大勇提醒廣大鋼鐵生產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鋼鐵企業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構建上下游互利共贏產業鏈。“鋼鐵企業和金屬材料流通企業是唇齒相依的上下游關系,鋼鐵企業要時刻著眼于長期穩定的供求關系。在市場下跌時,要緊緊依靠流通行業的合作伙伴廣開市場,共擔風險,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