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規范亂起路名現象
2008-12-31 21: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黃泉路”讓人驚疑
在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市長阮成發一席話引起強烈共鳴:武漢道路亂起名、濫用名的現象必須好好管一管了。
“黃泉路”在哪?從洪山區劉家嘴中南財大武漢學院門口東行,穿過關山工業園,有條自西向東的水泥路,盡管這條路眼下已取名“楚平路”,但因取名前無名,自發叫起的“黃泉路”已經聞名遐邇了。
雄楚大街到省腫瘤醫院的一條1公里道路,竟然被人稱作“卓腫路”。其實,這條路名為“卓刀泉南路”,但在洪山區政府網站一篇文章上,竟然也稱此為“卓腫路”。
通往天河機場的高速公路通常被人們稱為“機場高速”,但時下從常青路上三環立交,路牌上標出這條路的名稱為“漢飛大道(漢口-飛機場)”。原來的梅子路經改造成10公里長的通衢大道后,被改名“江城大道”,一條本有歷史與文化意蘊的路名被棄,也成為不少人的遺憾。
外地人拿著地圖也迷路
武漢市地名辦承認,亂起名、濫用名的現象在武漢很普遍。近年來武漢發展迅猛,新修道路往往“小名”已被民間廣泛使用,地名辦才知曉。
如武漢三環白沙洲武昌橋頭處出口的標志是“中山路”,令前往武昌火車站的外地司機找不到南北。類似讓人犯迷糊的路牌并不鮮見。在武漢東西湖、關山、漢陽等入城口,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一些人拿著“指路”、“引路”的牌子有償指路。“職業引路人”的出現,不能不說是對武漢的諷刺。
讓路名、路牌清晰明了
“明年上半年前,清理、規范主干道、環線上的地名與路牌。”原則上通過《武漢市地名管理辦法》后,武漢市政府作出決定。
據悉,武漢市交管、交通部門及地名辦將全面清理現有地名、路牌,按規范設計、設置路牌,使之簡潔明了。武漢市政府要求,對今后的重要干道、標志性建筑物和跨區的道路,進行長遠規劃,聘請歷史學家、文學家精心設計名字,體現文化性、歷史性與開放性,添彩武漢,剎住武漢地名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