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食品業組合拳逆勢
2008-12-3 14: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東臨沂是農業大市,作為傳統產業的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在全市工業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經發展成為山東臨沂八大產業中的龍頭產業。今年以來,受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人民幣升值以及正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全面萎縮,國內市場需求下降,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困難與壓力。
一周來,記者行走在全市各類食品企業的廠房、車間,聽到企業家們談得最多的是“危機感”,考慮得最多的是如何變危機為機遇,實現突破式發展。令人欣喜的是,很多企業已經在困境中逆勢發力,打出了自主創新、優化結構、節能減排等三套組合拳,企業保持著平穩健康發展。
自主創新 掌握市場主動權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臨沂市以河東區為主的脫水蔬菜加工企業也不例外,但一些骨干企業則顯現出較強的應變能力。
在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臨沂大林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FD生產線正在緊張運轉,一派紅火。“雖然企業正常生產,但銷售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公司副總裁張欽發說,“今年產品出口經歷了三次不幸:‘日本毒餃子’事件發生后,公司35天沒能出貨;受‘三鹿奶粉事件’影響,外商進貨緩慢,產品檢驗批次和放行時間也減緩;10月、11月、12月三個月原本是生產、出口旺季,正巧趕上了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加上今年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使公司憑空‘蒸發’了2000萬元;生產成本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還增加了400萬元的額外支出。”“成本提高,銷售卻‘縮水’,我們必須關起門來想辦法。”張總說,“自主創新是企業自信的源泉。”
在新形勢下,大林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引進韓國FD生產線的基礎上,聘請高級工程師對生產設備進行反復研究、設計和創新改造,設計出草圖,并請國內機械加工企業進行試制,一舉成功。其自制的設備科技含量和操作性能都遠遠超過了國外引進的生產線,被譽為世界首屈一指的FD脫水“龍頭”老大。僅加工設備一項,公司就節省了2.6億元。
在另外一家全國知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魯洲集團,也看到了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效。提起魯洲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是提起“雀巢”、“安利”、“樂百氏”、“娃哈哈”、“青島啤酒”、“農夫山泉”、“匯源”、“腦白金”等品牌,人們一定耳熟能詳。在這些國內外名牌產品中,都添加了魯洲集團生產的高麥芽糖、果葡糖漿或啤酒專用糖漿。魯洲集團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淀粉生物糖生產企業,總資產達16億元。
一到魯洲,工作人員便帶領記者來到魯洲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這里,科研人員正在加緊工作。“這是我們和中國發酵工業協會及江南大學聯合開發的氨基酸新項目,目前已經試驗成功,正進行最后的試產。今年12月就能投產,年產氨基酸300噸,可占目前全國氨基酸產量的一半!”魯洲集團黨委副書記高松友感慨地說,“科技決定企業實力,正因為重視科技創新,魯洲才能走到今天。”
在今年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下滑的形勢下,魯洲集團加大新品研發,僅前10個月,就開發出4個新產品,其中氨基酸項目投產以后,魯洲將成為江北最大的氨基酸生產基地,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優化結構 占領市場
如果說創新發展是企業應對逆境的良方,那么優化產業結構、擴張市場更讓企業在逆境中找到了蓄勢待發的良機。
在青援食品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的生產車間門口,停著5輛正在裝貨的各類送貨車,十幾名工作人員忙著將剛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產品裝車。
等待裝車的孔師傅是青援北京市場的配貨員,他告訴記者,他的車一次能拉近2000箱貨,每隔四五天跑一個來回。“近期配貨的頻率和數量都沒什么大的變化,只是新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他指著一箱“濃乳加鈣脆餅干”說。“這種餅干是公司新上市的產品。”青援食品有限公司副總裁桑振亮介紹說,在當前形勢下,部分產品銷售萎縮是很正常的現象。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調整了相應的生產計劃,今年以來新上市了薄脆餅干、方便桶面、辣醬等20多個新品種,做大休閑類食品,最大程度地占領分類市場。“從目前的銷售情況看,新產品很快受到了認可,成為現階段拉動銷量增長的‘拳頭’。”桑總說。
在全市最長的青援300米餅干烘焙生產線兩側,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工人在嫻熟地工作著。“現在還只有兩條線生產,馬上就到銷售旺季了,這個車間的四條生產線將全部運行,我們正準備招工呢。”桑總說。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有的企業還逆勢擴張規模,將危機變成了機遇。
武漢佳寶原為湖北最大的淀粉糖生產企業,設備落后,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經營困難,面臨破產。今年8月、10月,魯洲集團投資約5億元,控股武漢魯洲佳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熱電廠,并新建生物發電項目、食品級大米蛋白粉等項目,預計3年內產值可達30億元,拉動產業鏈銷售50億元,并能以此為中心占領整個華南市場。至此,魯洲集團已在全國建立11個分公司,生產、經營網絡已覆蓋全國。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呈現放緩態勢,魯洲仍能在危機中保持著平穩發展,正得益于雄厚的積累及科學穩健的發展策略。”高松友深有感觸地說。
節能減排 發展循環經濟
采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在困難面前臨沂市企業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想方設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將企業能耗降到最低。
“一粒玉米進了魯洲,渾身都是金子。”高松友告訴記者,“今年魯洲邁出拉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一大步,力爭將原材料的產能發揮到最大化。”
魯洲在淀粉糖等產品的生產中,將浸泡玉米的水經過濃縮提純以后,加工成制藥原料,銷售到山東魯抗等知名藥廠;新上的全價飼料項目又將原來廢棄的玉米骨加工成全價飼料,該產品一經上市,供不應求。
在以瓜干為主要原料的山東泓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原先生產酒精、乙醛等主導產品的基礎上,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二氧化碳,生產出新產品——食品級二氧化碳;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制造成顆粒飼料。僅此兩項每年就能為企業創收上千萬元。從試生產的情況看,在當前企業主導產品銷售量萎縮的情況下,新項目成為有效拉動企業收入的“兩駕馬車”。
在青援,從面粉加工、奶牛養殖、包裝印刷到食品生產,所有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進來的是小麥,出去的是餅干、辣醬、方便面、糖果、淀粉、淀粉糖等10大系列、500余個品種的產品。完善的循環經濟鏈條讓企業真正實現了原料的最大化利用。
作為一個農業大市,臨沂市食品工業基礎牢固。不僅擁有一批規模大、競爭能力強的骨干企業,而且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不僅擁有輻射全國的商貿物流城、規模龐大的物流配送體系,而且各縣區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中心,這些都是臨沂發展食品工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當前的形勢下,不僅要看到食品業的優勢,還要看到不足: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整體競爭力不強;食品工業結構不夠合理,產業鏈延伸不夠;自主創新能力弱,附加值較低;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大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加大了對食品工業的扶持力度。11月18日,臨沂市專門成立了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扶持企業發展。市經貿委有關人員指出,臨沂市還將制定食品業發展規劃,優化食品工業結構,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同時提高服務水平,為食品工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相信在企業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下,臨沂市的食品業一定能經受住“寒冬”的考驗,實現困境中“突圍”,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天。(記者 王慧 李姝慧 通訊員 夏洪雷 杜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