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三十年改革筑基石近三年成績創新高

2008-12-29 14: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改革開放30年,不僅是經濟騰飛的30年,農村巨變的30年,也是農村金融發展的30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初的安岳縣農村信用社,走過了30年風雨改革的歷程。在這30年的改革發展歷程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成長為全市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存款業務規模第二、貸款業務規模第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改革筑基礎初見效
1979年10月,國務院在對農村信用合作社“官辦”方式下存在的體制不順、產權不明、機制不活、服務水平滯后、資產質量不高、管理基礎薄弱等弊端作了認真剖析,意識到其嚴重制約了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等支農作用的發揮。當年年底國務院全面部署,拉開了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
安岳縣農村信用社把改革的重點放在管理體制上,建立健全了管理體系,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與農業銀行徹底脫離了行政隸屬關系,進一步實現了信用社獨立經營;改革的目標是把農村信用社逐步改革為由農民入股、由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改革的核心是積極組織閑散資金,大力支持農村個體、工商戶發展經濟實體,幫助一大批敢闖敢干的農戶搞運輸、辦廠礦、開商店、興辦企業;積極參與星火計劃、溫飽工程、萬家致富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扶貧和小康工程等。因此催生了一批 “千元戶”、“萬元戶”,幫助農民架起了一座座走向市場、脫貧致富的金橋。截止1994年底累計投放各項貸款18.5億元,其中農業貸款12.7億元,鄉鎮企業貸款3.9億元,其它貸款1.9億元。擁有各項存款余額4.7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5億元,資產總額6.6億元。經過十五載的改革探索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安岳縣農村信用社也在風雨中成長起來,為以后的飛躍奠定了基礎。
深化改革現彩虹
安岳縣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一路走來,在近三年加大了改革力度,推進了改革進程、創新了改革理念將改革和發展詮釋得淋漓盡致,讓改革的春風吹遍了安岳信合。
深化內部改革,建立科學的內部框架體系。把打造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農村合作銀行為目標,撤并了布局不合理、市場萎縮、經營績效差的營業網點;設立了貸款審查、財務審查、風險管理、內部監督四個專門委員會,不斷提高科學決策水平;結合縣域經濟特點,城內個體經營戶多、中小企業集中,對資金需求量大,周轉頻繁的情況,精選全縣的信貸精英組成客戶部;很有創新意識、特色、實際意義的設立了督辦崗,抽調一名業務知識全面、專業知識過硬的老主任對全聯社整體工作的開展、進度、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聯社機關整合為守押大隊和稽核大隊、行政人事部等7個部門建立起了職責較為完善、功能較為完備的組織機構體系,形成了布局比較合理、投入與產出較為科學的網絡體系。
引入崗位競爭機制、完善薪酬制度。推進干部人事、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實行領導干部年度民族測評和中層干部競聘上崗,新招員工按專業持證上崗,用好、用活現有人才,實現了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建立全聯社統一的薪酬制度,推行崗位績效考核和業務崗位管理,薪酬與風險、責任相一致,薪酬增長與經濟效益掛鉤,體現了獎勤罰懶、多勞多得分配原則。目前,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員工占從業人員的84%,干部均具備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履職能力得到進步提高。
找準市場定位,發展才是硬道理。安岳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結合當地經濟特色提出“以農為本、開拓創新、奮力進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安岳縣是農業大縣,因此要立足“三農”,把支持農業作為工作重心,促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根據鄉情村情細分產業,確定產業重點,積極培育種植、養殖專業戶,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先后形成了檸檬生態園、通賢柚十里長廊、養豬、養雞、養魚專業戶等新型農村經濟基地。積極滿足農民的生產所需,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在春耕生產急需資金的情況下,各信用社滿足了農戶購種籽、化肥、農藥、農具等生產資料資金需求。順應“大農業”潮流,延伸服務領域,加大對農產品儲藏、運輸、加工、貿易的“一條龍”信貸支持,依托居委會、產業協會、行業組織、專業合作組織等,構建以利益共同體為支撐的聯保服務體系,解決擔保抵押難問題,保障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進一步支持個體經濟發展,支持小商品批發、商貿流通、農產品深加工、建材等個體工商戶擴大規模、增加生產的資金需求,密切聯系老客戶,著力培育新的黃金客戶群體。建立農村農戶經濟信息檔案和小額農貸經濟檔案,了解和掌握了農戶資金流動、資金需求情況,為我社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進一步服務三農奠定了基礎。
發展中間業務、構筑新型保障體系。提高科技含量,高質服務,推出 “蜀信卡”,打破了多年來信用社只憑存折存取款的瓶頸,實現了通存通兌,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農民存取款,保障了外出務工人員的資金流通安全和便利。
向農民自然人發放貸款風險低,壞賬少,但貸款人的人身意外會對該家庭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也是導致農民返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該信用社理事長與經營班子成員多次探討,結合實際到基層調研,今年年初取得了保監會的批準,與四家保險公司簽訂了代理保險業務,推出了“安貸保、安享一生”等十余種代理保險品種。這一系列險種的成功推廣不僅為農村信貸資金系上了一條“安全帶”,更讓廣大借貸農民吃下了一顆 “定心丸”,實現了借款農戶、保險公司、銀行三者的共贏,成為商業保險服務三農的一次成功嘗試。截至2008年11月底,共代理保險3874萬元,手續費收入104萬元。這不僅支持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還為農民致富建立了有力保障,也為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年改革彩虹耀眼
安岳縣信用社經過30年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3年更是成績斐然。統一法人的安岳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于2007年5月隆重開業,以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為基礎“三會一層”法人治理結構開始有效運轉。6319萬元專項央行票據于2008年4月1日成功兌付,國家扶持資金如期到位,立刻減輕了安岳縣聯社的歷史包袱。2006年利潤增長率位居全省前三名,2007年以5458萬元的考核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并連續三年實現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降”。截止2008年11月底,各項存款余額339265萬元,比年初凈增57999萬元;各項貸款余額254290萬元,11個月內累計投放235664萬元,累計收回193516萬元,凈投放42148萬元;總收入16956萬元,盈余1542萬元,提取撥備2250萬元,完成了全年利潤加撥備任務的118.5%。這一系列的改革成果仿佛是一道美麗的彩虹升起在安岳縣農村信用事業改革的天空。
改革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現在中央對金融市場的放開,新惠民政策的出臺,在新的起點上,新的戰略機遇面前,安岳信合將牢牢把握這不可多得的契機、堅持定位、奮發圖強、全力深化各項改革、加快業務發展,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支農力度,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相信在以后的改革進程中將描繪出更美好的明天和宏偉的藍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