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汽車貿易面臨挑戰與機遇
2008-12-29 14: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哈薩克斯坦汽車市場在經過連續幾年高速發展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今年的形勢發生了逆轉,尤其是自下半年以來,銷售、生產急轉直下,哈薩克斯坦汽車市場出現了難以預料的慘淡景象。車市低迷:重創中哈汽車貿易。 2006年和2007年兩年是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汽車出口形勢較好的兩年。尤其是2007年,出口量和出口總額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2007年哈薩克斯坦從中國進口汽車13923輛,進口汽車及零配件總額為4.28億美元,2006年分別為6600輛和2.01億美元。
今年以來,哈薩克斯坦汽車市場的低迷也嚴重影響了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的汽車出口。不少汽車貿易公司反映訂單大幅減少,業績明顯下滑,尤其是下半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加劇,負面效應更加明顯。如,中國一汽在哈薩克斯坦的代理商“FAWWORITAUTO有限公司”今年1—10月銷售量下滑了40%左右。
據哈薩克斯坦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哈薩克斯坦從中國進口汽車4291輛,比去年同期減少63.2%,進口汽車及零配件總額約為1.44億美元 (約占1—10月哈薩克斯坦汽車及零配件進口總額的8%)牞同比減少60.5%。
嚴峻的市場形勢是對中國汽車出口企業的一次考驗。目前,在哈薩克斯坦的中國出口汽車品牌實力不強,整車質量無法與歐日車系相比,營銷服務體系還需進一步改善,這些不足以及各種主客觀因素,加上市場形勢不好,使得今后一段時間內,中國汽車在哈薩克斯坦取得好的業績十分困難。但從另一個方面講,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市場也為中國汽車提供了一些機遇。主要是指在經濟不景氣時,哈薩克斯坦汽車消費群體將更加關注性價比突出的中低檔汽車,以節約開支成本,而且哈薩克斯坦政府將提高二手車進口關稅,提高汽車排放標準等,價格相對較低、環保節能的新車對中低端消費者將會有較大吸引力。中國汽車可以進一步研究對策,發揮自身優勢,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迎難而上:中企應該主動出擊在哈薩克斯坦汽車市場這片 “群雄逐鹿”之地,中國汽車出口企業要想迎難而上,尋找出路,除了密切跟蹤哈薩克斯坦國內經濟環境和汽車市場變化外,最重要的是要“練好內功”。
一是要找準定位。哈薩克斯坦消費者多年來主要認同歐系車和日系車,而且這種觀念短期不會改變。中國汽車的主要競爭對手應是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生產的汽車以及部分韓國車型,這幾個國家的汽車品質、服務等相似,是哈薩克斯坦消費者放棄歐、日車系后需要從中選擇的。因此,中國汽車首先要考慮如何在這些競爭對手中間高人一籌。
二是要質量過硬。哈薩克斯坦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偏見短期內不會消除,改變這種觀念首要的是中國汽車質量有保證。中國廠商應繼續在質量上下功夫,在處理成本與質量的關系上首先滿足質量。在這一點上,中國汽車應當向韓國汽車學習。起亞、現代等品牌以前也并未被哈薩克斯坦民眾接受,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不錯的業績。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低端市場是有潛力的,重要的是質量。
三是要服務完善。應當說,目前中國出口哈薩克斯坦的汽車品牌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售后服務體系。今后主要的是進一步完善和壯大,樹立長遠意識,舍得投入,以優質、便利、周到的網絡化服務贏得消費者信任,以好的售后服務彌補目前質量上的不足。放眼全局:尋找自我市場空間
綜上所述,哈薩克斯坦汽車市場具有自身的特點,也具有與其他國家相似的共性,既與全球經濟、金融形勢有緊密的關系,又極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經濟走向、產業政策、對外貿易、金融信貸等。中國汽車企業走向這個市場需要具備多種能力,既有宏觀的,又有局部的,既要狠練“內功”,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又要了解市場環境,熟練運用營銷策略,既放眼哈薩克斯坦市場全局,又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市場空間,在這個開放的市場里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