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加快經濟發展 再造西江"黃金水道"
2008-12-28 2: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千里西江,出云貴,經貴港,過梧州,匯流粵港澳,一路奔騰入南海……這條流金淌銀的河流,是我國西南出海水路大通道。貴港市抓住廣西打造西江“黃金水道”的機遇,將貴港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及華南地區第一大內河港,這座城市也煥發勃勃生機。
“現在,北部灣開放開發風生水起,邊境地區發展如火如荼,如果我們不發揮比較優勢奮起直追,貴港將會被邊緣化。”貴港市委書記賴德榮表示。
貴港的優勢到底在哪?貴港人重新把目光投向了流經當地的西江。貴港市領導認為,無論是從自身競爭和發展看,還是從大西南與珠三角開展區域合作來看,西江航道都有不可替代的比較優勢,這是貴港的一張“王牌”。
西江自古就是一條連接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從科學發展的角度,闡述了西江“黃金水道”的重要意義:西江不僅西接大西南,東聯珠三角,橫貫兩廣并直達港澳,與國際海運網直接對接,而且是構筑泛珠三角區域經濟體系與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一個重要出海口。因此,打造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絕不能遺忘西江這條“黃金水道”。
“自治區已把貴港定位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我們要發揮西江的優勢,把‘黃金水道’從物流通道轉化為產業轉移通道,以吸引更多企業前來落戶。”貴港市市長唐成良這樣表示。
為了將比較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貴港市奮力打造華南和西部地區第一大內河港。2007年3月,投資5.5億元的西江航運干線貴港至梧州航道整治工程全線開工。工程完成后,2000噸級船舶將暢通無阻,直航廣東,連通港澳,從而緩解大西南與粵港澳之間公路鐵路運輸壓力。
廣西率先在全國用“航電結合,以電促航”的模式,完成了西江航運建設一、二期工程,建成了桂平和貴港航運樞紐,渠化了西江干線,使南寧至廣州854公里航道從原來的六級航道標準提高到三級航道標準,常年可通千噸級船隊。依托港口,貴港開辟了至粵港澳地區的常年貨運航班。如今,廣州港“穿梭巴士”和至昆明集裝箱快速班列已開通。
許多大型運輸公司看中這條“黃金水道”,紛紛發展物流、建設碼頭。中海公司以貴港作為在西南地區發展的戰略要點,開辟了貴港至南沙、上海、山東等航線。2006年4月,貴港與印尼愛凱爾碼頭投資公司簽署協議,對貴港港進行升級改造。同時,貴港加快港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建設中轉港散貨作業區進港二級公路、龍邦至蒼梧高速公路貴港段、柳州至北海高速公路貴港段,以及三期工程散貨作業區鐵路專用線。
隨著珠三角與大西南經濟往來的密切,貴港港的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30%。2007年吞吐量超過2500萬噸。預計到2010年,貴港港吞吐能力將達5000萬噸、25萬標準箱,成為西南地區物流集散樞紐。
航道暢通了,港口發展了,如何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貴港把目光投向了臨港工業。目前,貴港以江南工業園、桂平長安工業園為載體,吸引了臺灣水泥、中國華電、中國華強等一批大型企業落戶,沿江經濟走廊初步形成。2007年,貴港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5.6%。“我們來投資,主要是看上了西江水道。”華潤水泥(貴港)公司總經理助理郭華光說,華潤投資10億元建廠,年產水泥400萬噸左右,80%的水泥通過西江水道銷往珠三角。
臨港工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大發展。今年上半年,貴港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4.5%、22.8%和48.9%,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1%。“十一五”期末,貴港水泥產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成為廣西最大的水泥建材生產基地;裝機容量在350萬千瓦以上,成為廣西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