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撒“網”未來:瞄準終極物流商
2008-12-28 2: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英國最大的電器零售商——迪克森(DIXONS)關閉了線下所有的門店,轉型為網絡零售商。原因是迪克森的電子商務運營在過去四年里保持了50%的年增長率。
不過,迪克森同樣了解線下體驗的重要性。這家經營了70年的老牌零售商,在早期就把DIXONS更名為DSG國際集團,集團下還有名為“CURRYS”的電器連鎖店,關閉的190家DIXONS店將更名為“CURRYS DIGITAL”。DSG對線下渠道和網絡渠道的整合,以維持英國和歐洲電器零售行業領先地位。
對于蘇寧而言,或許將來,淘寶或者其它網商是更令人頭疼的競爭者,于是在多年琢磨后,2007年,蘇寧“開始具體研究如何切入B2C領域”,因為他們認為:做電子商務,“我們的核心能力已經具備”。
若要描述家電價格的波動,用“海鮮價”來類比,頗為貼切,因為這個市場瞬息萬變,“價格變動太快”。
在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蘇寧)內部,每周都要開大量的會議來指導部門員工在接下來的一周如何“打仗”,子公司中層以上的員工幾乎全年無休,原因同樣也是因為“市場變化太急”,你需要適時變價、調價。
對于變價和調價,傳統的家電連鎖零售商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一套標準的流程去應對。不過,如今這些熟能生巧的做法,卻碰上一大難題——在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嘗試甚至上癮去“網上購物”時,上述的經驗,無法幫助傳統零售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
2000年開始,蘇寧就請了一家咨詢公司來,共同研究互聯網模式之于蘇寧的影響,但之后蘇寧一直謹慎而為,網上商城也長期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蘇寧的理由是,電子商務銷售的核心,重點不在前臺,即建一個網站;而在后臺的整個運營體系,包括采購、價格、物流配送、誠信以及支付系統等等。研究過后,蘇寧決定先從實體網絡做起,開店、建物流平臺,建立相應的體系。
12月19日,蘇寧副總裁任峻面對記者時,也談到了如何切入電子商務的問題:“蘇寧的實體門店建立起來了,采購規模和能力提高了。去年,我們開始具體研究如何切入B2C領域,我們的核心能力已經具備”。
而在2008年11月中旬,蘇寧邀請了一批IT信息、電子商務、物流相關的專家,聚集在其南京總部,討論的議題是如何建立一個適合蘇寧模式的電子商務。
蘇寧其實并不是第一個考慮要拓展線上業務的公司。例如在年初的時候,國美就將其電子商務業務獨立成一級部門,與16個管理中心列為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
但是,傳統的零售模式與電子商務之間的差異化,使得兩者在過渡與銜接上存在一些天然的“壁壘”。如何破除這些壁壘,或者說隨著線上業務的逐漸龐大,傳統零售商是否需要轉型以及如何轉型,這對于蘇寧和國美,都是待解的答案。
如何定價?
幾乎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生意模式,電器行業也不例外。然而過去30年在中國制造崛起的過程中,廠商尚未有效統一出貨的定價權,因此中國的供零關系,往往并非簡單的“一口價”的差價模式,而是一套靈活有彈性并且頗具復雜性的交易模式。
例如,在定價方面,線下的銷售有可能是倒掛的。例如賣一臺電視,廠家給蘇寧的供貨價是1.5萬。“但實際上我可能賣1.2萬,和供價比是倒掛的。倒掛的部分怎么辦呢,廠家可以通過其他費用補給我”。這其中包括銷售返點,以及促銷費用、廣告費用等,而其中關于促銷費用和廣告費用的商定,往往是由供零的區域公司對區域公司談判確定。
這就造成要實現線上統一價的實際困境,正如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反問記者,“你說我在網上掛什么價?所以我往往取平均值。有時取價會取錯,這個定價非常困難”。就兩者的差異,孫為民總結為,“這個行業的定價規則,也不能說復雜,只能說是不確定性,使得網購的開展比較困難。”
京東商城近年來發展很快,專賣消費電子產品、通訊產品和電腦產品(簡稱3C)的網站。從2004年開始,京東商城的銷售額每年以300%的速度增長——2004年銷售額1000萬元,2005年銷售額3000萬,2006年8000萬,2007年則達到3.6億元。
對于如上談到的定價問題,京東商城總裁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現在的物流中心只有3個,在京滬穗。因為三地的消費水平和能力相對比較一致,所以相對價格就比較容易統一。如果擴散開去,這個價格離散就非常厲害,以蘇寧現在遍布二三線城市的店面,這個價格確實沒有辦法統一。”劉強東的意思是,對于京東商城來說,定價主要是按照京滬穗的消費水平來取一個標準值。
就促銷補貼上,劉強東說,“傳統家電零售商,主要由當地分公司與供貨商的分支機構簽訂協議,有一定促銷權的分支機構會提供促銷費用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會使整個定價機制更加復雜!边@些規則,對于早年曾經開過10多家線下門店的劉強東來說,也早已摸熟。因此,他在2004年,砍掉了以往設立的門店,專心一致地經營網上商城。
因此,蘇寧方面也清楚地認識到,要建立一套傳統家電零售商適用的網上銷售模式并不容易,這使得他們一直在尋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