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經濟發展篇
2008-12-26 18: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978年,市內只有中華大街、陵園路、光明大街以及聯紡路植有行道樹,供市民消譴之地只有一個占地360畝的叢臺公園和兩個苗圃。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市1984年建成沁河帶狀公園,1992年滏陽公園對外開放,在城市的主干道建成了為數不多的小游園和園林藝術小品,以及城市文化雕塑等。19
99年以來,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總目標,城區新植樹木1500萬株,新建、改造綠地2000萬平方米;新建、擴建城市廣場24個、街頭游園106個,完成了叢臺公園、滏陽公園、沁河、滏陽河帶狀公園、趙苑公園等18個城市公園改擴建,以及出入市口綠化改造工程,實施了趙王城遺址公園一期工程和龍湖公園建設,實現了出門見綠、抬頭見樹,300米見園、500米見場的城市園林綠化目標。2001年跨入省級園林城;2006年進入國家園林城市。
不僅如此,30年的大開放,促進了我市各條戰線的大發展。
重點項目建設好戲連臺
據統計,僅“九五”、“十五”期間,全市共安排市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461項,新開工335項,竣工331項,完成投資592.7億元。鋼鐵、電力、建材、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已做大做強,裝備制造、煤化工、新材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得到培育壯大,交通、市政、商貿等方面得到迅猛發展。
30年來,我市新建了京珠、青蘭高速公路邯鄲段、國電龍山發電、邯鄲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新建了新世紀商業廣場、康德購物中心、鑫港國際等商貿物流項目,建成了河北工程大學、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新四中及部分縣(市)重點中學等教育領域項目。邯鋼冷軋薄板技術改造項目、普陽鋼鐵、明芳鋼鐵、河北文豐鋼鐵、河北新金鋼鐵、縱橫鋼鐵200萬噸中寬帶鋼、邯鄲路神專用車等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已占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2007年,完成增加值967.3億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60.1%。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二三產從業人員比重達到70.8%;實繳稅金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為44.1%。
外向型經濟步伐加快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興辦外商投資企業13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近23億美元。據2007年的數字顯示,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27.6億元,納稅總額24.3億元,利潤總額40.6億元,從業人數5.5萬人,外資企業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1983年至1989年,我市三資企業開始打開門戶,逐漸由內聯擴展到合資合作。
1984年8月,經外經貿部批準,邯鄲市半導體廠與香港虎岳公司在邯鄲合資設立神力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結束了邯鄲沒有合資企業的歷史。
邯鄲被列為對外開放城市后,相繼成立了冀海進口汽車維修、新雅婦幼用品、國際皮件等中外合資企業。紡織公司下屬棉紡企業陸續與香港華潤公司成立了邯潤、新達棉紡織等合資企業,合作形式多以三來一補為主。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傳統優勢產業陶瓷、紡織行業紛紛與外商成立合資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生產設備和管理經驗。陶瓷和紡織產品出口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止1991年底,全市三資企業發展到38家,總投資1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2460萬美元。
鄧小平南巡講話后,我市吸引外資工作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外商投資由生產領域開始向第三產業擴展,一批對我市投資硬環境起到根本改善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大項目開始建設或投入使用,招商引資向著多層次、全方位開放邁出了重要步伐。截止1997年底,全市共建成投資三資企業309家,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資3.9億美元。
據海關統計,1992-2007年,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年均增速分別為32.8%和34.6%。2007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達到18.4億美元和8.4億美元,分別比1992年增長69.6倍和85.3倍。利用外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1984-2007年24年共利用外資23.0億美元,其中2007年是1984年的836倍。
利用外資還創造了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推動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三資企業年出口創匯占全市出口總額的35%,形成了以河北普陽鋼鐵、河北文豐鋼鐵、河北新興鑄管、邯鄲久鵬精細化工、邯鄲恒永防護潔凈用品、豐泰合金鑄造、美科爾天然色素等一批出口創匯大戶和“力力”陶瓷、“新興鑄管”、“金廣源”勞保鞋、“恒永”防護用品等一批知名產品。河北文豐鋼鐵、河北普陽鋼鐵、邯鄲縱橫鋼鐵三家外資企業以年銷售額近百億元的輝煌業績,入圍中國外商投資企業500強。
戰略投資商紛至沓來
近幾年來,我市每年都開展大型招商引資活動,河北(香港)投資貿易洽談會、5·18東北亞暨環渤海商務節、9·8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等。同時,我市還針對性地在京津地區、珠三角、長三角,新加坡、韓國舉行大型投資貿易洽談會。
2007年9月在我市成功召開了中國·河北(邯鄲)國際建材博覽會。投資者國別地區更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中香港地區是我市利用外資資金主要來源地,占到投資比重近7成。
為優化投資環境,市委、市政府連續6年組織召開全市優化環境百萬人大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十項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干擾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典型案件進行公開處理,強力推動全市優化環境工作向縱深發展。
新興產業快速培育
裝備制造業、煤化工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興產業的不斷培育、壯大,促進了我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亮點。
通過大力推進利達重工、重汽路神、思達專用車、遠達車輛、富華汽車等專用車項目建設,我市已形成年產專用車、特種車2萬輛,品種100多個,“中國專用汽車生產基地”已見雛形。邯鄲汽車工業園、利達專用車二期、新興重機天然氣儲運配套設備制造等項目進一步增強我市汽車工業的實力。同時,飛宇鋼結構用緊固件、鑫利達精密軸承、正大高頻焊管、寶特鑄造等項目的推進,已形成了標準件、無縫鋼管、精密鑄造等優勢產業聚集區,推進了我市鋼鐵下游產品的延伸和發展。
“十五”以來,總投資180億元的9個煤化工項目已開工建設或投產。裕泰、鑫寶、天利等煤化工項目竣工投產,峰峰集團煤化工、彭楠焦化、華潤苯甲氫項目的開工建設,提高了我市煤化工綜合加工能力,實現煤炭資源的循環利用。截止到2006年底,已形成焦炭1200萬噸、煤焦油60萬噸、甲醇17萬噸、粗苯15萬噸、蒽油18萬噸、改質瀝青33萬噸的生產能力。
以邯鄲經濟開發區為依托,重點推進了勇龍高技術陶瓷、漢光辦公自動化耗材、硅谷紡綸II、硅氟新材料、鵬達氧化鋁粉、718所高純NF3氣體等一批高技術項目的建設,加速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聚集。
電力總裝機容量居河北南網之首
電力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有力支撐。“九五”期間,我市相繼建成了武安矸石電廠、峰峰礦區電廠擴能改造、磁縣申家莊煤礦坑口電廠、邯鄲熱電廠擴能改造、邯峰電廠一期1號機組等。“十五”期間又重點建設了河北國電龍山一期、邯鄲熱電廠機組擴建、峰峰薛村礦矸石熱電廠、邯鄲礦業集團云駕嶺礦矸石熱電廠、永美熱電、成安秸稈熱電等一批電力項目。全市電網建設也得到了相應發展。邯鄲至石家莊500KV超高壓輸變電工程、邯峰220KV輸變電工程等項目的建設,以及對城網、農網改造,我市輸變電能力大大提高。大電站、大機組、高參數和高自動化的新階段,使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得到了徹底改善。2007年,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520萬千瓦,約占河北南網總裝機容量的29%,居河北南網之首。
立體大交通格局形成
“汽車跳,邯鄲到”,這是對30年前邯鄲落后交通現狀的形象描述。
1978年之前,邯鄲沒有一級路。夠標準的二級路,也僅占3%左右。絕大部分道路,屬于低等級道路。80%以上的行政村都是土路,晴天塵土紛揚,雨天泥濘難行。
以工代賑、民工建勤、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讓邯鄲的公路交通迅速改變了模樣。特別是1992年邯鄲被國務院確定為較大城市后,交通部門在全市掀起了建設高潮。先后規劃建設了一大批干線公路、客貨車站、倉庫貨場、汽車維修站(點)等交通基礎設施。1993年,我市第一條高速公路—————石安高速公路邯鄲段啟動建設,揭開了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序幕。
1997年,309國道邯鄲至武安段一級公路升級改建工程竣工通車。這條路把邯鄲市主城區與武安市兩地之間的車程由1個多小時縮短到了30分鐘,創下了干線公路通行效率的紀錄。
2003年,青紅高速魯冀界至邯鄲段工程開始著手建設;2004年10月,邯(鄲)長(治)高速公路涉縣至山西界段13公里竣工通車;2005年底,青蘭高速邯鄲至涉縣段全面啟動;2006年8月,大(慶)廣(州)高速邯鄲段拉開前期跑辦的序幕;2007年8月18日,全長94公里、總投資27億元的青蘭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結束了我市無自主建設和管理高速公路的歷史。
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達到12890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占全市通車總里程的13.56%。“五縱五橫”干線公路網全面形成,市到縣(市)區之間,至少有一條高等級公路相連接。公路密度達到106.8公里/百平方公里,超全省平均指標38個百分點。
同時,我市自2003年以來還啟動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農村公路建設。五年間全市共改造農村公路7683公里,累計完成投資21.4億元,相當于前30多年的總和。完成6559.7公里、3359個行政村的通油路任務,全市536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