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糧食產業化 建設糧食經濟強省
2008-12-26 17: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實現湖南科學跨越,必須因地制宜,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按照“一化三基”戰略和“兩型社會”建設要求,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讓湖南由產糧大省向糧食經濟強省轉變。
糧食產業化就是糧食產業的新型工業化,即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糧食產業尤其是主導糧油產品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把產供銷、貿工農與科技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的經營機制。糧食產業化經營是現代糧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讓糧農得到更多實惠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緊緊抓住致富農民這個中心環節,堅定不移地按新型工業化理念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加速推進糧食產業化,必須從 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07年,湖南糧食商品率為33.8%,要增加糧食商品量,進而提高糧食的凈調出率,必須繼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之穩定在290億公斤以上。同時抓緊制訂再增產50億公斤的目標,并落實到耕地保護能力、生產技術水平、政策保障能力、科技服務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等方面。
打造糧油知名品牌。通過品牌整合,讓有限資源向優勢企業、強勢品牌集中,擴大主導品牌的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品牌整合要建立在企業聯合重組基礎上,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為核心,引導中小企業根據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原則并入其中,共同發展。
壯大糧食產業集群。通過扶植龍頭,做大規模,最大限度把原料和初級產品榨干用盡,最大限度促進資源轉化,促進企業集聚,促成企業集群。
發展糧食精深加工。通過發展稻谷精深加工,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糧食附加值;注意引進功能性稻米的開發及其副產品的有效利用技術,大力研發綠色無公害有機大米系列產品,積極探討優質稻米儲藏保鮮技術,掌握優質稻米營養成分的變化規律,延長優質湘米原料的儲備期。
發展現代糧食物流。由于糧食流通具有量大、點多、面廣、生化特性強的特點,糧食在物流領域的節約和增值潛力巨大。要充分利用資源、區位、政策、網絡、人才優勢,構建以高效的電子商務系統和完善的物流設施為支撐,集電子商務、現貨交易、期貨交易、三方物流、檢測認證、價格形成、信息發布、金融結算于一體的,無形商流市場和有形物流市場相結合的全國一流的綜合性現代糧食物流園區,促進資源的大整合、物流的大集聚、效益的大提高、產業的大發展。
建立糧食支撐體系。一是完善儲備體系,進一步優化地方儲備糧的布局和品種結構,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儲備,增加成品糧油的儲備。二是加強糧食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倉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5萬噸以上的骨干糧庫;加大物流建設投入,重點建設好鐵路專用線、港口、電子商務平臺。三是完善產業化經營政策扶持體系,實施動態調節儲備、龍頭企業技改貸款貼息等具體扶持政策,在財政支持、稅收減免、信貸支持等方面出臺有關扶持政策。四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作者系湖南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