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地價“腰斬” 二三線城市政府急切自救

2008-12-26 16: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樓市的低迷,幾乎讓二三線城市的地價走到了“腰斬”邊緣。 
 
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以土地買賣為主要財源的地方政府,面對房價下跌、交易下滑、土地流拍等現狀,已經無法坐視不管。
據了解,近期,包括四川省什邡市、安徽馬鞍山市、以及長沙岳麓區等多個地方政府,都在北京舉行了投資說明會,而其中不乏許多與地產開發相關的項目。
地價“腰斬”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以來,二三線城市的地價下降幅度不僅明顯大于一線城市,其下降速度也遠遠快于其房價的調整。
12 月23日,武漢今年最后一次土地拍賣落下帷幕。其中,位于黃金地段江岸區五福路與勝利街交叉口處一宗8.5畝的土地,由武漢美聯地產以10290萬元競得,樓面地價為3984.88元/平方米。就在去年8月,京漢大道旁的義和巷一宗地塊拍出樓面地價6879元/平方米的天價。
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五福路地塊優勢并不比義和巷地塊差,以此推算,該區域地價下降幅度達到了45%左右。“幾近腰斬。”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成都和重慶,縮水程度甚至超過了一半。
12月中,重慶地產商隆鑫地產以總價2.28億元、單價每畝95萬元,獲得了成都牧馬山750畝土地一期的240畝。去年另一家重慶開發商在該區域的購地價格卻達每畝200萬元。
10月下旬,重慶美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7122萬元的價格拿下重慶南岸區彈子石組團A分區A16-1/02號宗地,折合樓面地價每平方米僅385元。去年,彈子石地王的樓面地價達到了2000元/平方米。
有知情人士還透露,保利地產2008年平均土地成本幾乎只是去年土地成本的一半。構成地價“腰斬”的另一例證。
二三線城市土地市場另一不容樂觀的現象是,“越跌越賣不動”。
“一個月只賣一套房,開發商都不買地,有的還把買到的地通過二級市場賣掉。”河南省某市一位房管局長曾向媒體這樣倒苦水。
記者從武漢市國土資源房產局公布的數據了解到,今年截止到目前,武漢市土地成交僅1300多畝,比去年減少約2500畝。
來自中原地產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今年1-11月全國重點城市土地流標率達到了32%,住宅地流標達到了35%,長春、武漢等城市土地流標率甚至達到了50%以上。
另有權威數據表明,全國大約有七成的城市不能完成供地計劃。
或許,武漢、重慶、成都只是眾多二三線城市土地市場的縮影而已。
地方政府“自救”
地方財政對于土地市場的異動最為敏感。
截至今年上半年,重慶各類土地出讓金總計約為82億元,不及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數據顯示,去年重慶市土地出讓金約達370億元。
今年前8個月,南京市土地成交總價7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2億元。
很多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約占地方財政收入的60%。由于房地產的行業聯動性巨大,樓市的低迷可能導致相關十幾項稅收的下滑。今年9月,全國稅收收入增幅從上半年的30%下滑至2.5%,專家認為與房地產業整體萎靡有關。
顯然,在這一輪宏觀大勢的倒逼之下,原本地方政府嫻熟的“樓市發展-土地資金-城市擴張-GDP增長”的經營城市發展模式,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自救”已是當務之急。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個城市采取了放松第二套房貸款、減免契稅、提高普通住宅標準等救市措施。而除此之外,大批政府已經或正在計劃加大在一線城市的土地招商推介力度,也是其“自救”的重要舉措。
上月末,記者在“2008年中國長沙岳麓新城(北京)戰略投資說明會”上看到,除了岳麓區重要領導悉數到場之外,長沙市相關領導也現身說明會。此次說明會上所推介的招商項目多達95個,其中不乏大量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此前不久,四川省什邡市、安徽馬鞍山市也剛舉行了類似的投資說明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長沙這樣的二線城市在土地招商過程中都會嚴格恪守招拍掛制度,但一些三線城市的招商方式卻令人擔憂。
“ 通常情況下,我們在開發商和投資者繳納完畢土地出讓金后,會根據投資項目的規模和性質不同,對收上來的這部分資金有一定程度的優惠。”一位東北地區三線城市的官員在杭州進行招商推介時曾對本報記者坦言,所謂的優惠政策就是通過“專項支持項目發展資金”的名義,再將土地出讓金返還給部分入駐企業。
他還向記者介紹了具體的操作模式:以受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出讓金先繳后部分返還,一類項目返還比例為收繳土地出讓金的54.5%,二類項目按收繳土地出讓金的40%返還,三類項目按收繳土地出讓金的30%返還,以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免繳五年土地租金。
這其實是不少城市對外招商的潛規則。
“優惠政策”的風險
與地方政府急切招商推地相伴隨,近期,有不少房企大鱷在二三線城市“抄底”買地。
12月22日,招商地產其控股子公司漳州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通過掛牌方式,取得漳州開發區四宗地塊的使用權,土地出讓價合計為5.8億元。
11月28日,保利(成都)實業有限公司一擲4億,拍下成都三宗地。就在今年7、8月,保利地產剛剛才在長沙和重慶斬獲新的土地儲備。
近日,恒基兆業(00012.HK)旗下最大全資子公司恒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方明在一論壇上也公開表示,恒基兆業將增加對內地二線地區和省會城市的投入。
據記者了解,長沙岳麓新城此次北京投資說明會有6大項目現場成功簽約,簽約金額達36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開發商目前抄底拿地,依然有風險。
“ 雖然目前拍賣的土地價格大部分較一年前縮水一半,但因為土地從開發到建成銷售,通常需要1—3年的時間。盡管房地產市場長遠來說看好,但短期來說,不排除下調的可能。”中原地產相關人士分析,目前這些逆勢拿地的開發商的操作手法,行業內部稱為反周期操作,這往往需要公司有強大的營銷能力,能快速回籠資金。
北京恒信項目數據分析事務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鵬指出,對二三城市特別是三線城市的地產投資,還需要防范優惠政策的風險。“今年8月,我們公司受北京某大型民營地產企業委托,對山東臨沂下屬縣的地產投資項目數據進行分析,最后,我們給出了否定答案。”王鵬道出了個中理由,除了需求無法支撐的局限外,三線城市的土地可能會有優惠政策風險。“山東這個項目占地比較大,按照現行政策,超過一定規模的土地審批權將交由省一級國土部門甚至國務院審批,但當地政府采取分割地塊、分地塊審批的方式將土地轉讓給企業。土地的合法性就存在很大風險。”
上述那種“專項支持項目發展資金”也是被禁止的“低價招商”形式之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