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現代物流產業創造快速發展奇跡

2008-12-25 19: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作為我國最年輕的城市,改革開放的“實驗田”和“排頭兵”,深圳曾經創造了無數的奇跡。30年間,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物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開創了我國物流發展史上無數個典型和第一。如今,深圳海港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四,空港位居全國第四,陸路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遙遙領先。深圳在繼續創造著奇跡,深圳物流業在輝煌中蓬勃發展。 
  加快建設全球性物流樞紐城市
  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物流業朝著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方向迅速提升,有效地降低了經濟總體運行成本,提升了產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其支柱產業的地位越發凸顯。
  2008年上半年深圳物流業增加值為301.27億元,同比增長12.81%,占同期全市GDP比重8.53%;社會物流總費用為534.28億元,同比增長19.16%,占深圳市同期GDP比重為15.12%,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0.11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產出756.01億元,同比增長12.81%;社會物流總額為11006.91億元,同比增長11.18%。
  經過多年的發展,深圳以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供應鏈管理企業為主體的現代物流體系基本形成,并涌現出招商物流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深圳物流企業怡亞通(18.14,0.28,1.57%,吧)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和飛馬國際(7.85,0.22,2.88%,吧)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平湖、龍華、筍崗—清水河、鹽田港(4.79,0.01,0.21%,吧)區、前海灣、大鏟灣、機場航空七大物流園區運營表現相對平穩,增強了深圳市物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深圳,除了本地的3000余家物流企業外,目前包括世界著名物流企業FEDEX、UPS、DHL等在內的多家跨國物流公司來深圳投資注冊了分公司。另外,包括IBM、沃爾瑪、索尼、通用等多家知名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了全球或區域采購中心,300多家跨國公司在深圳設有采購機構,有效拓寬了深圳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空間。
  陸海空三港同步協調發展
  30年間,從港口碼頭機場的崛起,到民營物流經濟的萌芽、成長,開始營銷與自我管理,嘗試著利用資金聚合資源到物流市場秩序的日益規范,再到國際競爭中出現深圳企業的身影,深圳物流業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1979年7月,從蛇口港區在五灣開工建設深圳第一個3000噸級泊位起,赤灣、媽灣、鹽田、大鏟灣等多個現代化專業碼頭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07年底,深圳港共有生產性泊位141個,其中深水泊位61個,專業集裝箱泊位35個,實現貨物吞吐量達1.9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109.91萬標箱。目前全球有近50家著名船務公司在深圳設立分公司和辦事處,全港國際班輪航線達200余條,形成干線與支線相結合的航線網絡。
  在空運方面,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于1991年11月25日開航。2003年12月10日,實現1000萬人次的吞吐量。2007年深圳機場(5.42,-0.18,-3.21%,吧)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貨郵吞吐量達61.6萬噸,貨郵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在民航機場中均排名第四,貨運量全球排名33位,客運量全球排名63位,深圳機場步入世界最繁忙機場行列。目前,深圳機場通達國內城市74個,國際城市28個,航線總量超過140條,每天航班500余班。2008年12月15日,深圳航空公司B737—800飛機首飛臺灣成功,海峽兩岸“三通”的實現,標志著深圳物流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領域。
  與此同時,深圳“七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和“十五橫十八縱”國省干道網建設不斷推進,打通了深圳的“主通道、主動脈、主骨架”。鐵路方面,2008年4月,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完善陸路物流運輸體系,促進陸路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品牌化,推動陸海空三港同步協調發展。這是深圳首次明確提出“陸海空同步協調發展”的思路,意味著深圳將把陸路運輸提高到和海港、空港同樣重要的位置來支持。
  現代物流開創全國物流業典范
  發展現代物流,企業是主體,政策是保障。深圳現代物流業政策體系經過近30年的發展逐漸完善,為全國物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2000年5月,深圳就提出把現代物流業作為深圳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并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深圳現代物流業的若干意見》,以規范文件形式先后出臺了《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和《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并設立了“物流企業服務獎”。這是促進產業發展的最為完善和系統化的產業扶持和專項資金管理政策體系之一。
  2006年7月,《深圳市“十一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提出深圳將全面構筑現代物流業的“1271工程”,即一個樞紐、兩個基地、七個園區和一個物流信息平臺。這些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為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明晰的目標。
  目前,深圳市已認證40多家重點物流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扶持。近三年來,累計發放金額已逾1億元,為深圳物流行業在全國布設服務網絡、引進和開發物流新技術、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拓展客戶服務資源起到強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深圳市交通局還組織專業機構制訂了深圳市物流服務創新獎評定標準,組織全市重點物流企業申報,營造創新服務氛圍。
  “物博會”打造亞洲物流第一展
  為強化“深圳物流”這一品牌,2007年,深圳市政府決定主辦中國(深圳)國際物流博覽會,并將其定位為繼“高交會”、“文博會”后的第三大專業展會。
  2007年7月,深圳市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博覽會,吸引了216家物流企業、國際機構及高校參展,入場觀眾達7萬人次。2008年的第二屆物博會于11月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更得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的支持。此屆物博會以“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實效化”為宗旨,吸引了近200家物流企業以及一批國際機構參展。
  物博會的舉辦對促進供應鏈環節上國內外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物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方位展示國內外物流行業最新技術和成果,推動中國物流走向世界,世界物流走入中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整合資源 尋找機遇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包括深圳物流業在內的整個經濟運行都面臨嚴峻的挑戰。為此,深圳市政府將保持深圳物流業平穩發展作為2009年的中心工作,制訂了《交通產業五年發展綱要》、《現代物流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加大對物流業的資助和扶持。
  在危機面前,深圳很多物流企業聯合起來抱成團共御寒冬。企業選擇了開源節流、減少支出、降低成本,而資源整合、內部挖潛、技術創新、品牌塑造等則成為了企業突圍的最佳方式。激烈的競爭無疑將使企業在提高經營效益、增強競爭力方面的需求增加,降低企業的庫存,加速企業的現金周期,提高資金利潤率已經勢在必行,而這給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空間。對物流企業來說,這是一個自我完善的好機會,也是物流企業介入生產企業供應鏈的好時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