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漸濃各地海關多舉措助企業過冬
2008-12-24 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南寧:促加貿轉型升級
“是海關的支持,才使我們公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順利搬遷投產。”剛辦完出口通關手續的深圳富士康集團南寧公司報關員小張高興地告訴記者。作為南寧口岸首家東部加工貿易轉移企業,為使公司順利搬遷并早日投產,南寧海關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與相關部門及兄弟海關的協調配合,為該公司優先辦理加工貿易合同備案,簡化企業搬遷和不作價設備結轉手續,為企業順利投產贏得了寶貴時間。
進一步深化保稅監管改革,促進廣西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日前推出的《南寧海關支持企業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十二項措施》中的重要一項。今年以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為國內企業帶來了巨大影響,廣西外貿面臨外需減弱和開拓國際市場、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和自身競爭優勢弱化、全球資源配置和要素價格增高等多重壓力。
在這一形勢下,南寧海關結合廣西進出口企業實際情況,量身定做推出了十二項舉措,從降低企業通關成本、緩解資金壓力等方面入手,幫助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十二項措施還包括:成立“服務企業協調小組”,開辟服務熱線,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實行擔保通關措施,積極為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在企業提供銀行等金融機構擔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稅等快速通關措施;履行通關服務承諾,實施“24小時預約通關”,推行首問負責制,創造良好通關環境。繼續推動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作業模式,加強與口岸海關的聯系配合,降低進出口企業物流成本;落實出口稅收政策,全力支持廣西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實行專人專崗負責AA類、A類企業評定工作,縮短評定時間,減輕企業行政成本;大力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支持構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引導企業用好用足稅收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轄區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力度,促進廣西自主品牌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充分發揮海關統計監測預警服務作用,為領導決策和企業經營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嚴厲打擊走私違法行為,維持正常的進出口秩序。(戴志強)
中山:提供六項特急通關服務
“我們公司的貨趕不及報關出口了,怎么辦?”12月12日下午,中山市大成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報關員阿珍十萬火急地對中山海關駐小欖辦事處的海關關員說,“如果今天不出口,公司的損失就大了。”
原來,該公司當天有一批冷凍羅非魚要出口到非洲的科特迪瓦,而去往非洲的貨船一星期才一班,如果趕不上第二天一早的船期,只能等到下周才出境,這樣不僅要承擔延誤交貨賠償,還要支付每日每個冷凍柜3000元人民幣的租金,算下來僅租金損失就有4萬余元。
中山海關小欖辦急企業之所急,及時安排關員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當晚9點左右,這批價值75000美元的冷凍羅非魚快速通關后順利搭上了貨船。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山海關啟動了“真誠服務、共渡難關”活動,通過上門看診、專題研究、定點幫扶等措施扶持進出口企業發展。近期該關將活動繼續引向深入,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方式,為有實際困難的企業提供6項“特急”服務,包括:上門監管服務、預約通關服務、預歸類預審價服務、政策輔導服務、快速審批服務和規范管理服務。有上述特殊通關需求的企業只要到海關各業務現場新設立的“特殊通關窗口”提出申請,海關就會為企業想方設法解決困難。(黃燁)
長春:扶持吉林重大項目
為有效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春海關日前推出了支持擴大內需、促進吉林經濟增長的八項措施。
八項措施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提升服務理念,推動吉林省內各海關區域監管協作一體化進程,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通關便利;二是實施擔保通關,在企業提供銀行等金融機構擔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稅等快速通關措施;三是推動口岸建設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發展,提升沿邊開放水平。四是發揮海關統計監測預警作用,為地方政府決策和企業經營服務;五是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法律支持,完善企業分類管理;六是支持吉林省重大項目建設,扶持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七是全力參與支持吉林省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八是加大對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力度,嚴厲打擊走私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進出口秩序。(劉威)
煙臺:助企業渡難關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近日一組來自煙臺海關的統計數據令人眼前一亮:今年前11個月,煙臺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3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9%。其中,進口為134.5億美元,增長50.6%;出口190.5億美元,增長51.2%,呈現逆勢飄紅狀態。“在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企業需要自救,政府部門更需責無旁貸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煙臺海關負責人邊佩全告訴記者。
構建快速便捷的通關環境,是海關為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方式。煙臺海關設立“通關急診室”,開通24小時值班熱線,為企業提供在線政策法律支持和跨部門業務協調。在關區各業務現場設立通關事務協調咨詢崗,做到“一窗對外,集中辦理,專人跟蹤,全程負責”,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涉及海關業務的各類疑難問題。
對轄區內的加工貿易企業,煙臺海關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扶持。煙臺海關加強對企業單耗的實際監管和核查,同時出臺措施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簡化內銷審批業務,實現企業出口、內銷“兩條腿”走路。
到位的服務,換得的是企業的增資和順利發展,尤其是一批大型骨干企業在關鍵時刻以絕對的發展優勢擎住了煙臺市對外經濟發展的龍頭。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列煙臺市前10位的企業進出口值合計為199.1億美元,同比增長82.8%,占煙臺市進出口總值的61.3%。出口過億美元的企業達13家,其中富士康進出口額達129億美元位居山東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