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為江蘇口岸保駕護航
2008-12-24 1: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998年召開的全國打擊走私工作會議部署了一系列重要決策。其中,國務院決定將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與所辦經營性企業徹底脫鉤,并組建海關緝私警察,建立“聯合緝私、統一處理、綜合治理”的新體制。政策一出,一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打擊走私違法犯罪活動雷厲風行地展開了。
第二年1月,南京海關緝私警察隊伍應運而生,從此開始為了江蘇外向型經濟保駕護航的日子。剝繭抽絲破大案說
起海關緝私警察,人們最直觀的認識即是抓走私。南京海關緝私局成立十年來,用行動和成績這兩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地詮釋了這一角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南京海關緝私局共立案偵查走私犯罪案件386起,案值47.3億元,涉稅10.4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148名,逮捕248人;立案調查行政違法案件3729起,案值80.8億元,涉稅6.7億元;罰沒入庫7.6億元。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南京海關緝私人員為保一方平安,與走私分子長期周旋博弈所作出的努力。2007年4月,南京海關查辦了一起快件渠道以“螞蟻搬家”的方式走私醫療器械的案件,案值約1300余萬元,涉嫌偷逃稅款200余萬元。緝私民警向記者介紹,從2005年5月開始,北京景仕福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朝暉通過電話向美籍華人譚武定購了大量原產于美國的心臟支架、冠狀動脈球囊、導管鞘等植入人體內的醫療器械,并共謀以偽報品名、瞞報價格的手段通過國際快遞公司將上述器械由北京、上海、杭州等口岸空運郵寄入境,在向海關申報時將品名偽報為各種“貨樣”,并將實際價格由數百至數千美元瞞報為二三十美元,以逃避海關監管,偷逃應繳稅款。盡管機關算盡,走私分子還是在南京海關的偵查之下現了形。
這起備受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案件僅僅是南京海關緝私部門為國把關的一個縮影。自組建以來,從原材料到生產成品,從香煙、凍品等日常消費品到醫療器械、汽車等價值不菲的商品,南京海關緝私警察通過層層剝繭抽絲式的調查,挖出了一大批大案要案的走私鏈條。
同時,南京海關緝私部門圍繞“和諧社會”和“兩個率先”、“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的大局,在正確處理打擊和保護、管理和服務、局部和全局關系的基礎上,重點打擊重點稅源商品、行業性和加工貿易渠道的走私違法活動,卓有成效地維護了江蘇口岸的純凈,保障外向型經濟健康發展。
有的放矢是秘訣
近年來,南京關區所處的長三角地區飛速發展,對外開放不斷深入。與此同時,不能忽視的一個現象是“泥沙”也大量涌入國門。在日益增長的工作量和監管資源不足的矛盾本已存在的前提下,南京海關是如何掌握反走私工作主動權,從而確保“管得住”呢?
南京海關緝私局相關負責人通過對關區風險形勢爛熟于心的分析告訴記者,成功得益于對口岸走私特點的準確把握和有的放矢。
江蘇是全國重要的紡織、機械、電子、石化和建材工業生產基地,對成套機械設備、化工原料、紡織原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生產資料走私案件一直占據較大比重。上述負責人介紹,10年來,南京海關立案偵查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各類生產資料走私案件比重超過60%,其中,成套機械設備及零件、化工、紡織原料等重要生產資料走私案所占比重最大。他透露,近年來,隨著江蘇建設國際性制造業基地目標的深入推進,生產資料走私案件數更是占總案件數的70%以上,因此將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南京海關打私工作的重點目標之一。同時,從走私方式和走私主體看,偽瞞報類走私和法人走私共同呈現出了“高位徘徊”的趨勢,也將會獲得南京海關的“特別關照”。
在對傳統走私行為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的同時,南京海關緝私局還把關注的焦點投向了近年來漸趨多發的走私活動,如行業性走私、加工貿易領域走私、出口環節走私等。自2000年首次發現走私行為的行業性特征至今,南京海關相繼組織了打擊凍品、PET廢塑料、樹脂眼鏡單體等行業性走私專項行動,案值約12億元。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某些國內外差價大、海關價格資料庫不全、技術規格復雜專業的商品正日益成為行業性走私的高風險商品。寬嚴相濟打
擊走私是一場與走私分子斗智斗勇的博弈,目標明確了,還要講究斗爭策略,南京海關采取了最簡單實用的刑事司法政策———寬嚴相濟。
據介紹,長期以來,南京海關在打擊走私犯罪方面注重區別不同的違法主體,恰當運用刑事或行政手段分層次對待、分情況處理,切實把握好打擊走私與發展經濟、社會穩定、群眾利益之間的關系,力求“把關”和“服務”的平衡。南京海關緝私局相關人士介紹,對于專業性、職業化的走私犯罪分子,南京海關堅決運用刑事執法手段予以嚴厲打擊,對情節輕微、知罪悔過的犯罪嫌疑人和一般參與者,更多地做好教育挽救工作;對涉案不深或不明真相參與其中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民營支柱型企業,則采取宣傳教育,自查補稅的方法,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特別是與企業兼并、破產重組、產權轉讓等相關聯的案件,充分考慮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職工就業等因素,著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實現懲治和教育并舉、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十年磨一劍。十年來,南京海關的緝私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力維護了江蘇省進出口貿易秩序的穩定,海關稅收逐年增長。面對成績,緝私人員以長期參與反走私工作的經歷告訴記者,打擊走私沒有最后的勝利,只要存在境內外市場差價和國家進出口稅收及管制,走私就不會停止,因此,南京海關反走私工作也會堅定不移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