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不能承受之“重”
2008-12-23 17: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食品行業出口銷量占整個行業的銷售總量的比重不大,因此營業收入方面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到的影響有限。而我國食品業的信任危機會在此次金融危機造成的市場需求萎縮以及消費者擔憂加劇的情況下,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次金融危機對食品行業帶來的最大沖擊就是乳制品行業,其次是休閑食品的銷售有所下滑。
現狀一
休閑食品消費“疲軟”
12月15日下午,記者在家樂福成都雙橋子店看到,休閑食品專區前顯得冷冷清清。促銷人員看到記者在牛肉干貨架前駐足挑選,馬上走過來介紹牛肉干的產地、口味等。
對于記者提出的“休閑食品現在是否好賣”的問題,促銷人員回答,“也不知為什么,買的人比以前少多了。”
“畢竟休閑食品不是主流的消費必需品,在消費者整體消費水平下降的情況下,它在食品產業中的比重呈下滑趨勢。”成都遛洋狗食品有限公司鄧總表示,休閑食品主要是依托農副產品深加工,受季節性影響很大,企業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用于原料采購,但現在銀行對貸款持保守態度,這樣對下游產業鏈很不利,造成企業融資困難。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主要影響來自世界性食品價格膨脹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加上出口運輸成本因為金融危機的提高,以及美元貶值和食品安全等問題,使得我國食品出口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遠強表示,四川食品行業本身規模不大,應對風險能力不強,加之原材料價格漲幅在10%-20%左右、運輸物流成本和人才資源成本增高10%—20%,導致價格上漲,食品消費市場萎縮。但是,食品工業中的必需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些,而像休閑食品一類是屬于可買可不買的,消費者荷包里錢減少了,對休閑食品不吃也行。
現狀二
出口損失國內“消化”
日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王文哲在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稱,今年1到7月,全國食品工業累計實現食品工業總產值2.3333萬億元,同比增長34.08%,預計今年我國食品工業銷售收入將達4萬億元。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前10個月,我國食品累計出口279.8億美元,增長16.1%;其中,10月份,我國出口食品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13.4個百分點。
不難看出,我國食品業出口量占整個行業規模的比重較小。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于物流的影響較大,因此對于很多低附加值出口產品的運輸成本帶來不小的壓力。
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提供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省食品工業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0%,“食品出口受到的影響非常明顯”。該協會一位負責人說,食品內銷方面,全省企業發展良好。
但成都市食品商會會長陳昭輝分析認為,目前四川食品企業總體規模不大,出口量也非常有限。每年出口一般也就幾千萬元左右,即使出口下降10-20個百分點,也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并不明顯。
四川工業協會食品處高主任表示,食品大部分屬于快速消費品,受影響波動比較大,但是持續時間應該隨著金融危機的減弱而縮短。只是高端、超高端的食品會受到不小影響,像鹿茸之類的高端和超高端食品國外消費者會減少購買,企業完全可以通過這部分損失加大內地市場拓展來自我消化。
四川一些食品企業也透露,由于出口量不大,如果國外市場受到嚴重影響,完全可以從國內市場來彌補。不過,鑒于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他們仍然會壓縮費用和投入,在對外擴張上也會有所調整,減慢對國外市場的進入。
現狀三
乳制品行業“內憂外困”
我國食品業的信任危機會在此次金融危機造成的國外市場需求萎縮以及消費者擔憂加劇的情況下,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出口乳制品11萬噸,價值2.8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4%和50.4%。但受“三鹿奶粉”事件影響,10月我國出口乳制品1036噸,同比下降91.8%。在出口下降的同時,進口乳制品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10月我國進口乳制品3.3萬噸,同比增長73.2%,遠高于平均水平。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食品業出口的影響并不明顯。但是由于我國乳品行業的“三鹿奶粉”事件,使得我國的食品安全面臨著挑戰。有中國乳制品自身面臨質量安全的挑戰,也有進口乳制品搶奪市場份額的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曾對媒體表示,今年下半年,乳制品出口會面臨很大困難。近幾年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問題,這對外向型企業的影響較大,但對整個出口影響有限。但在目前美元貶值、國內出口貿易已放緩的情況下,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將會使出口雪上加霜。那些國外的“貿易保護主義者”更有借口抵制中國商品,中國商品尤其是食品的準入門檻將會筑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