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濱海新區:經濟增長第三極

2008-12-23 15: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天津市區到渤海之間,有著50公里的距離。二十多年前,兩者之間是一片寸草難生的鹽堿地,如今卻已經是高樓林立,全球五百強企業當中,有一百多家在這里落戶。從最初的天津經濟開發區,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作出加速環渤海灣地區開放和開發的決策,再到2006年的全面開發建設,今天的濱海新區正逐漸形成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來看今天的《走過三十年》。 
在上世紀的80年代,國家決定開發深圳經濟特區等五個經濟特區,帶動了珠三角地區的發展,90年代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新區帶動了長江三角洲的發展,隨著東部和南部的高速發展,南北的差距、東西的差距不斷顯現,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央政府統籌東中西互動,南北協調發展的決策使得濱海新區正在成為深圳、浦東之后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以及東麗區、津南區部分區域,海岸線153公里,人口170多萬,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 
這里擁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通達全球400多個港灣;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接國內外30多個世界名城;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信息通訊網絡,在第一時間與世界相連;中新天津生態城,是繼蘇州工業園之后,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又一個重大合作項目,將創造21世紀人類居住的新模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鹽資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土地,所有這些都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視線回到1984年,天津成為中國沿海地區首批開放城市。同一年,不占良田一畝、不靠政府撥款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一片鹽堿荒灘上開始建設。 
也就是那一年,苗沛出任開發區首任建設集團總經理。 
當年的鹽堿灘現在已難覓蹤影,經過不到20年的建設,33平方公里鹽堿灘變出了大花園式的綜合工業區,生活配套設施也達國際化標準,經濟總量增幅常年居于全國各開發區之首。 
對于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新區,沙盤能帶給參觀者直觀的感受,在濱海新區參訪,聽到最多的是沙盤上有多少建筑已經成為現實: 
1994年,天津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而這一目標在2002年底提前實現時,天津濱海新區當年實現生產總值862.45億元,占天津比重達到40.1%。 
2006年,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新一輪開發開放更是強勁啟動。 
2007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增加到2364.08億元,占全市比重達46.8%。對天津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目前,濱海新區已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和國內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成為世界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120多家在這里投資設廠。 
濱海新區目前仍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利用的鹽堿荒地,并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10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1937億立方米,為大規模開發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