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海運惡性競爭不可不防·貨運包機多為晚上執行

2008-12-22 18: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12月15日上午的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熱鬧非凡,9時38分海峽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在這里舉行。碼頭邊,中國海運的“新煙臺”輪和中國遠洋的“大洋洲”輪兩艘巨輪滿載著集裝箱整裝待發。
  同時,在上海洋山港區同樣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中國海運的8530TEU的“新非洲”是一艘今年12月12日剛接收、由中國自己制造的具有一流先進設施的新船。“新非洲”輪的船長李亞榮表示,直航縮短了距離,僅僅只要一天時間,明天中午貨輪就將到達高雄港。
  海運惡性競爭不可不防
  兩岸直航前,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在臺北表示,兩岸相關機構正在積極磋商、合理安排運力,努力杜絕惡性殺價現象的出現。他強調,兩岸航運界應該平等參與、有序競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運力。
  目前兩岸三地貨量一年約130萬標準箱。直航前,上海至高雄,一個20英尺集裝箱的運價在高峰期約為500美元左右。有船公司表示,由于航運市場整體處于低谷,兩岸三地航線自今年9月份起,已開始出現了艙位供給超過需求的情況。以一個標準箱為例,華北航線由于運距遠,運價還能維持200美元左右;上海航線、華南航線因為運價短、艙位供給過剩,運價早已跌倒50美元以下。運價的低迷,迫使船公司將盈利中心放在了燃油附加費和各種雜費上。
  海運直航后,兩岸距離大幅縮短,船公司成本降幅明顯,隨之而來的是運價進一步下跌。兩岸直航后,上海至高雄航線已出現了零運價。雖然這其中有首航優惠的成分,但惡性競爭不可不防。
  “海峽兩岸航運協議”指出,“經營兩岸航運業務,不得低于正常、合理水平提供運價服務,妨礙公平競爭”。胡漢湘說,“大陸目前共有1600多家遠洋航商和2800多家內河航商,大家都爭先恐后希望參加首航。但是,如果一下子都開放,勢必造成貨少船多,給惡性殺價競爭埋下隱患。因此,我們會根據市場情形進行安排,并會照顧到小企業的生存需求。”
  此外,兩岸直航對大型船公司的收入貢獻占比并沒有想象得大。
  一家大型海運企業的內部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大陸與臺灣的市場很相近,兩岸的貿易量并不如中國進出口境外的貿易量那么多,因此海運量也相對有限,如果用大船運輸兩岸直航的貨物,不一定能賺錢。
  據記者了解,目前來往兩岸的海運船只多為1000標準箱左右的小船,而中海集團、中遠集團目前的集裝箱船隊基本都是5000標準箱以上的船,主要運營美歐等遠洋干線。由于運價的低迷,盲目上大船,肯定無法收支平衡。
  貨運包機多為晚上執行
  15日下午3時,一架航班號為CZ445的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47-400F貨機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騰空而起,于下午4時45分安全飛抵臺北桃園機場,成為大陸首個飛抵臺灣的兩岸直航貨運包機航班,首批兩岸貨運包機的貨物主要是來自珠三角的快件。
  根據相關協議,兩岸各自指定兩或三家航空公司經營貨運包機業務。臺灣開放桃園、高雄小港,大陸開放上海(浦東)、廣州作為貨運包機航點。雙方每月共飛60個往返班次,每方30個往返班次,在每年10至11月間的貨運旺季,雙方可各自增加15個往返班次。
  來自民航局的信息顯示,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西起浙江省東山,東接東亞經臺灣至東南亞的B576主干航路,能夠有效縮短臺灣至大陸北部和中東部城市的空中飛行距離。經“截彎取直”后的新航路,北京和上海至臺北的飛行距離較經香港單程分別減少1100公里和1000公里左右。
  南航貨運部貨機經營處經理陳京偉指出,相比此前大陸運至臺灣的貨物一般通過香港或澳門機場中轉需時一天半,或者通過海運更需時兩天,如今兩岸貨運包機不僅將空中運輸時間縮減,更可省略貨物中轉時繁瑣的通關、地面運輸程序,譬如之前經港澳中轉,貨物需在港澳機場經地面提取、再上機、再報關等程序,并對貨物收取每公斤..47元的相關費用。
  南航表示,由于快件貨物對運輸時效要求很高,南航貨運為拓展兩岸貨運業務專門推出“即日達”、“次日達”的貨運產品,較好地迎合了市場的需求。從首班兩岸貨運包機的情況來看,CZ445貨班共運載貨物約45噸,大部分貨物都是貨主在14日下午和15日上午交運過來的貨物,充分體現出快件貨物的特點。
  南航在12月17日、22日、23日和24日執行的4班貨運包機都將于晚上10時半起飛,可以方便貨主有更多的時間組織貨源,更好地為快件貨物提供當日交運、當日運抵臺北的“即日達”運輸服務。
  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每月執行10班上海至臺北往返航班,定于上半月每周五/七執行,下半月每周三/五/七執行,由MD11全貨機執行,平均每班可運載75噸貨物。上海浦東機場起飛時間為00:10,抵達臺北桃園機場時間為01:40,返程航班臺北桃園機場起飛時間為03:40,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時間為05:10,來回航程均為90分鐘,比原經香港繞飛臺北,飛行時間將節省近一半,極大地縮短了上海至臺北貨物運輸時間,簡化了運輸流程,降低了運輸成本。
  快件提速尚待觀察從15日起,兩岸將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送至對方郵件處理中心,這標志著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正式實施。屆時,大陸6萬多個郵政網點原則上將同步開始兩岸函件、包裹、特快專遞及郵政匯兌業務。目前大陸方面的郵件封發局為北京、上海、廣州、福州、廈門、西安、南京、成都;臺灣方面的封發局為臺北、高雄、基隆、金門、馬祖。未來雙方可視需要增加或調整封發局。
  此次兩岸直接通郵業務的實施實現了多項重要突破。兩岸郵件不再經轉第三地而實現了“直達”,并且還新增了兩岸同胞迫切需要的郵政包裹、特快專遞以及郵政匯兌等業務。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一封信從臺北寄到北京,現在要七八天,未來利用直航包機運輸后,最快兩天就可到達收信人的手里。”臺灣相關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毛治國說,兩岸實現直接通郵后,預估包裹和快遞業務可分別增長20%與10%。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王渝次預計,此次新開通的兩岸郵政特快專遞業務發展空間巨大。他說,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后,特快專遞成為開放性和競爭性行業,允許民營資本和外資經營。在兩岸沒有直接通郵之前,兩岸間特快專遞業務主要由民間快遞公司承擔。2007年,兩岸非郵政快件業務達到603萬件,而間接的郵政快件業務只有20多萬件。兩岸郵政特快專遞業務開通后,郵政系統發揮網點多、信譽好等優勢將有巨大發展潛力。
  就兩岸間快間遞送時間和費用的問題,記者分別致電順豐、敦豪、EMS三家速遞公司,詢問一份重量在500克以下商業目錄從北京遞送到臺北所需要的時間及費用。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快件需要35元人民幣,但要3-5個工作日能遞到臺北收件人手中。敦豪公司表示,一個工作日就能到臺北,運費為120元人民幣,但要加上20.4元人民幣的燃油附加費。據悉,敦豪公司的快件仍通過香港中轉,由于航班銜接較好,服務時限不遜于直航。
  但EMS的呼叫中心電話記者兩天撥打了近20次,只得到一個結果“服務全忙”。無奈,記者從EMS的網站上得知,這份快件需要90元人民幣,時間未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