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
2008-12-22 13: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偉
現代企業物流信息化,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與市場一體化的要求,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現代化方式,對物流市場作出快速反應,對資源進行快速整合,并使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最優集成的管理模式與創新。國外企業的物流信息化發展極快,已經成為主導企業物流效益提升的重要方面。從信息化建設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物流企業還處在相對比較原始、低級的階段,F代物流信息在現代企業的經營戰略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建立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提供迅速、準確、全面的物流信息是現代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
一、物流企業信息化現狀分析
受現行經營體制的制約,我國多數企業的物流活動由企業內部組織完成,限制了物流活動向專業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現有物流企業不能開發廣大的市場,自然沒有足夠的資金改善自己的信息化設施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人才是實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關鍵,目前物流企業普遍缺乏復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信息技術和物流設備落后已成為制約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目前,信息技術在物流企業方面的應用不僅比較少,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訂單管理、貨物跟蹤、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等物流服務系統,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
物流信息資源管理混亂,許多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沒有解決好運作層和運作管理層的信息采集問題,以至于系統缺乏足夠信息源,因而大大影響整個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競爭環境中,作為改善企業管理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加強業務效率的 “利器”,信息化必將成為物流企業良性發展的基石。因此,加強信息化建設,將是鞏固與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的 “必由之路”。
二、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必須考慮以下問題
(一)關鍵性的信息需求
1.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的信息需求。通過信息化手段可大大提高訂單的接收、處理的工作效率并節約信息交換成本。
2.公共物流信息需求。 物流企業必須與服務對象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緊密聯系,從物流企業信息需求角度分析,它需要一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供有用信息。
3.企業自身管理的需求信息。企業出于自身科學管理的需要,在建設物流信息系統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下需求:成本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物流運作過程中的若干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等。
(二)如何進行物流企業信息建設
1.必須認識到服務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
物流信息化已成為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改進客戶服務、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物流企業必須將為客戶提供的信息服務內容作為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依據,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
2.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
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缺乏,使得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中小企業的物流信息化舉步維艱。因此,創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應用環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應用水平,是推進我國物流信息化的關鍵所在。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可有效整合行業資源,實現行業資源交互和共享,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它的作用將體現在以下方面:保證貨物運送的準時性;提高交貨的可靠性;提高對用戶需求的響應性;提高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工作的協同性;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它的功能主要包括綜合信息服務、數據交換支持、物流業務交易支持、貨物跟蹤、行業應用服務托管等。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換,是當前物流信息化的核心與關鍵,也是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現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滿足客戶需求,并越來越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等發展趨勢,其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核心,F代物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運輸環節獨立于生產環節之外的分業界限,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起對企業供產銷全過程的計劃和控制,從整體上完成優化的生產體系設計和運營,將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一,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是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某種角度上講,現代物流就是傳統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物流業務進行優化整合,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的目的。
物流企業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滿足企業自身管理的需要和不同類型企業在物流業務外包過程中對信息交換方的要求,也就是通過建設物流信息系統,提高信息流轉效率,降低物流運作成本。
三、完善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的信息技術支持
1.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英文全稱為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是指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準,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信息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數據傳輸。目的是建立企業間的數據交換網來實現票據處理、數據加工等事務作業的自動化、及時化和正確化,同時通過有關銷售、生產和供應信息的共享來實現供應鏈的效率化。EDI過去主要采用增值網 (VAN) (ValueAddedNetwork)方式實現的。
2.條形碼 (Barcode)和銷售時點信息管理系統 (POS)。 商品條形碼是以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商品為對象,以單個商品為單位使用的條形碼。物流條形碼是物流過程中以商品為對象以集合包裝商品為單位使用的條形碼。
3.電子訂貨系統 (EOS) (Elec-tronicOrderSystem)是企業間利用通訊網絡 (VAN或互聯網)和終端設備以在線聯結方式進行訂貨信息交換的系統。EOS系統可以準確及時的交換訂貨信息,大幅度提高物流信息系統的效率,減少庫存水平。
4.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和地理信息系統 (GIS)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用于運輸車輛跟蹤調度、水運導航、航空導航、鐵路運輸管理、軍事物流等。
5.射頻技術 (RF) (RadioFre-quency)系統的組成一般包括兩個部分:電子標簽 (Tag),閱讀器(Reader)。RF技術可用于物料跟蹤、運載工具和貨架識別等要求非接觸數據采集交換的場合。
以上五項技術在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中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代物流系統是一個集成化的系統,它通過廣泛信息的高度支持,實現了以信息為核心的物流系統化。盡管有很多種不利因素制約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但企業業務和管理需求本身終將驅動并決定企業信息化。物流企業在規;l展和網絡化管理過程中,必然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業務管理瓶頸和業務發展難題。信息化建設的有效實施將有助于突破企業發展和管理的瓶頸,促進企業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企業應以信息化催生現代化,實現物流核算管理信息化與科學化,謀求物流效益最大化。 (作者單位:秦皇島山海關機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