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車銷售遭遇“寒冬”
2008-12-22 13: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尚軍
雖然剛步入初冬,但歐洲汽車廠商們卻感到“寒氣”逼人。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1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歐洲市場上共售出新車93.2537萬輛,銷量連續第7個月下滑,同比驟降25.8%,是自1999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不論是占去9成銷量的傳統市場的西歐,還是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新興市場中東歐,新車銷售均遭遇“滑鐵盧”,11月份銷量分別下降26%和22.6%。除芬蘭、波蘭和捷克外,其余歐洲國家銷量全線下滑。
在西歐地區,新車銷量降幅最大的愛爾蘭同比下滑了55.9%,西班牙驟降49.6%,英國和意大利緊隨其后,分別下降36.8%和29.5%,德國和法國則分別下降17.7%和14.1%。中東歐地區不少人是首次購車,因此新車銷量一直“漲勢喜人”,但最近幾個月卻呈現出明顯頹勢。11月份,只有波蘭和捷克同比分別增長了10.7%和2.0%,降幅最大的羅馬尼亞則驟降了53.1%。
11月份,逐鹿歐洲市場的主要汽車廠商幾乎無一例外業績慘淡。雖然德國大眾集團依然是歐洲汽車市場上的 “龍頭老大”,其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20.5%升至22.9%,但銷售量卻下滑17.4%。緊隨其后的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銷量則下滑了26.9%。
作為“美系”汽車廠商在歐洲的“領頭羊”,美國福特集團雖然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三,但11月份銷量同比下滑19.6%。通用汽車集團更是慘不忍睹,銷量驟降37.5%。領軍“日系”廠商的豐田汽車公司銷量同比也下滑了33.7%。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認為,新車銷售不斷萎縮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以及接踵而至的經濟衰退造成需求銳減。
一方面,受金融危機沖擊,歐洲經濟正陷入衰退,擔心收入減少甚至被裁員的消費者都選擇捂緊錢袋,推遲購車計劃;另一方面,信貸緊縮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收緊消費信貸,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消費者貸款購車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歐盟日益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令歐洲汽車廠商雪上加霜。與美國同行一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歐洲汽車廠商不得不向政府求援。今年10月份,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請求歐盟提供400億歐元低息貸款,用于清潔節能車輛研發。但歐盟委員會日前在其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中僅建議為汽車業提供至少50億歐元救助資金,與汽車廠商們的期待相去甚遠。
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拉加德12月15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向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敦促歐盟采取行動,為汽車業紓困。他表示,當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正在考慮救助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時,歐盟不能袖手旁觀,而是應該盡早采取措施,以免為時過晚。
面對銷售 “寒冬”,歐洲汽車廠商能否獲得政府救助這根 “救命稻草”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