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港區助力 重慶躋身內陸最開放城市
2008-12-21 13: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 胡順濤 實習生 廖曉蘭)內陸首個保稅港區的落地,讓越來越多的人士看好重慶發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賀登才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保稅港區讓重慶已躋身內陸最開放城市。
早在兩年前,當國務院批準重慶等7個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試點時,賀登才便在自己的研究中將該事件列入“中國物流與采購行業年度十件大事”。
“投資環境怎么樣,物流是一面鏡子。”在賀登才看來,與沿海相比,物流成本過高、通關時間過長,是制約內陸地區開放的最大障礙,內陸首個保稅港區獲批建設,有利于西部地區共同突破地域局限,在產業和經濟上更緊密地聯系全球,而重慶則將成為聯系的紐帶。“換句話說,重慶將成為內陸最開放城市。”他說。
保稅港區如何提升重慶的區位影響力?
賀登才認為,保稅港區一旦建成運行,將成為輻射整個西部地區的物流中心樞紐和最大的開放物流平臺,形成西部各口岸聯網互動的保稅物流網絡體系。
此前,內陸地區的企業在進行貨運出口時,“退稅必須到上海,少則30天,多則近100天,重慶建成保稅港區后,至少可以為企業的資金回籠節省30天時間。”賀登才說,這樣無疑會吸引大量的貨物進入重慶,增加物流企業業務量,也會吸引大量的企業到重慶投資。
賀登才稱,重慶未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從產業布局上,保稅空港優勢優于水港,更容易縮短出口距離,出口貨物從重慶機場飛歐洲,將比從上海機場起飛還快一個小時左右,“憑這一點,就將加速從事高新技術的產業以及物流配送企業落戶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