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著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2008-12-20 14: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胡考緒 劉成報道:山東省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要求,提出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將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城市產業優化升級、城市功能布局、城鄉一體化等統籌考慮的城市發展戰略。
青島造船廠是一家老國有企業,近年來因種種原因缺乏競爭活力,目前正在進行的青島市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青島造船廠以遷出老城區拆遷補償的6億元為啟動資金,通過引進合作伙伴,在即墨建設了可以承接10萬噸級高技術含量船舶的造船基地,全部完工后,這個基地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0億元、利稅6億元。
青島造船廠的搬遷改造是青島市歷史上最大規模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的一個亮點,而這項涉及110戶企業、6.5萬多名職工的改造工程,也只是青島正在實施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據了解,“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戰略是以膠州灣為依托,勾勒出了“三個圈層”的發展模式:以主城區和黃島區、嶗山區以及新規劃的膠州灣北岸三個輔城為支撐,把環膠州灣地區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層,輻射帶動即墨、膠州、膠南等內圈層和萊西、平度等外圈層,構筑起“一主三輔多組團”的大城市框架。
在這個戰略架構下,青島確立了諸多重大項目。對膠州灣東部沿線老城區的110戶老企業進行搬遷改造,在郊區設立6個工業功能區承接老企業搬遷并發展產業集群,將騰出的老城區9.3平方公里土地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把膠州灣北岸的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新的輔城區,對環繞膠州灣的數條河流進行綜合治理,對膠州灣的多處濕地實施恢復和保護工程等。
這個戰略及其實施的具體項目,可謂一舉數得。老企業的搬遷,不是單純地異地復制,而是要通過異地搬遷,同步實現改造升級、合資合作、改制重組。
這一方面使老企業重煥生機,另一方面徹底淘汰落后產能,根治了工業污染給膠州灣帶來的環境影響;而老企業搬遷騰出的土地和膠州灣北岸輔城的建設,大大拓展了青島的城市發展空間,由此形成的環膠州灣濱海城市景觀,將凸顯青島的濱海城市風格。對于騰出的土地,青島準備用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文化旅游、科技開發、商貿服務、現代物流等服務業中心;而膠州洋河裝備制造業、膠南董家口港口與重工業、即墨女島船舶工業、即墨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平度新河化學工業、萊西姜山輕工業等功能區都設在市郊,這些工業區的集中建設,一方面有利于產業的集群化和集中進行污染防治,還將帶動廣大農村的環境改善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同時,青島對河流和濕地的治理和恢復、保護等工程,將使膠州灣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既立足于青島本身的發展,又著眼于山東半島、沿黃流域乃至黃海西岸與東北亞等更廣闊的區域。在山東省全力推動山東半島在環渤海區域崛起的戰略中,青島被放在了半島經濟一體化的前沿地帶。為此,青島“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在確立“三個圈層”模式的同時,還確立了“三條軸線”模式:依托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形成青島中心城區—膠州—平度—濟南發展軸;依托藍煙鐵路、青威高速、煙青一級公路,形成青島中心城區—即墨—萊西—煙威發展軸;依托同三高速、204國道,形成青島中心城區—膠南—日照發展軸,主要目標就是為實現半島地區的經濟協作、錯位競合、互補配套和統籌發展。
為使“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在具體實施中堅守科學發展的理念,青島市制定了“規劃先導,分步實施”、“開發與保護并重,保護優先”等原則,并要求集約開發利用膠州灣岸線和土地資源,對建設用地、海域和海岸線等空間資源進行戰略儲備,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目前在青島有序地展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六個工業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展開,具備了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基礎和條件;計劃今年完成搬遷的20戶老企業,已經通過引入戰略合作伙伴,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了技術、裝備和產品的升級;以四方濱海新區開發為先導的老市區現代服務業建設也已啟動;河流綜合治理、濕地恢復保護等生態工程正加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