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揚州市經濟開發區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

2008-12-20 14: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作為我市招商引資的主戰場、主力軍,揚州經濟開發區今年又樹起了一根新標桿: 
  1-11月份,全區新批外資項目73個,協議利用外資13.8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4.5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9%、44.3%,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資任務! 
  這是該區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全面提升干部發展能力所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干部隊伍能力強,作風好,經濟社會發展就快。圍繞 著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好、群眾公認的干部團隊,市開發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我們開發區跨江進位、升級轉型有了強力引擎。”市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季允豐滿意地說。 
  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學習教育保證“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學有成效” 
  年關歲末,正是沖刺全年、謀劃來年的關鍵時期。但這幾天,市開發區招商、科技、建設、服務中心等經濟一線部門負責人按照能力作風建設既定的學習計劃,放下手中的事,“背”起書包、拿起書本,赴新加坡進行為期一周的專題學習培訓。 
  能力作風建設,學習教育是基礎。為精心組織好能力作風建設活動,確保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學有成效,全市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后,市開發區在“第一時間”召開了黨工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中層干部學習會,統一全區干部的思想認識。 
  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市開發區設定資本運作、服務外包、LED、光伏產業發展和趨勢、領導干部學習、執行、創新能力、現代物流產業等12個培訓模塊,著力培養更多在行、懂行的“一專多能”型干部。據初步統計,全區機關,各鄉鎮、街道以及相關部門、單位共組織開展各類學習活動60余次(場)。 
  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市開發區要求每一名干部填寫“自我能力作風提升爭創計劃”,深入開展“三比三提升”(比貢獻、比創新、比作風,提升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質量)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干部在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中提升能力,砥礪作風。 
  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讓廣大干部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精神的升華。許多干部感慨地說,這次能力作風建設就如同一個大熔爐,讓他們“回爐”再鍛煉、再提升。 
  開門建設,邊學邊改,在破解一個個發展難題中,干部能力更強、作風更實 
  晶澳太陽能項目靠近江邊,離市區較遠,沒有公交車到達,給公司招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公司一些家住市區的員工上班很不方便。為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市開發區花費100萬元購置了兩輛大巴,為晶澳太陽能以及沿線企業提供“專供服務”,僅此一項,市開發區每年要倒貼50萬元。 
  晶澳太陽能公司負責人感慨地說:“我們想到的,他們都能做到;我們想不到的,他們也能想方設法去做。” 
  在深入推進能力作風建設的過程中,市開發區將查擺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立足開門抓教育、搞建設,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服務對象查找問題,重點排查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促進工作作風的轉變、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能力作風建設中,市開發區先后召開近10次征求意見座談會,發放了“征求意見表”400份,初步收集、梳理了推進經濟發展、關注民生等8個方面40多條意見和建議,這也成為該區各部門單位的“工作指南”和“工作手冊”。 
  日前,市開發區紀工委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是:企業和群眾對開發區服務工作滿意率達97.7%,較去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緊扣中心,注重結合,堅持用發展來檢驗和衡量能力作風建設成果,真正實現“兩不誤、兩促進” 
  高純度多晶硅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上游產品,也是我市打造千億級太陽能光伏產業最為關鍵的環節。現在,這一環節已經取得突破——今年11月初,江蘇順大電子材料科技公司終于產出多晶硅產品,經初步檢測,這些試生產出來的多晶硅的純度已達或超過“9個9”電子級,品質為國內之最。 
  “這也虧了市開發區的全力支持。”順大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倪云達說。的確,自順大多晶硅落戶以來,市開發區就明確將推進這一項目順利實施作為全區干部能力強不強、作風實不實的“紅線”和“試金石”。 
  面對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的繁重任務,市開發區注重做好結合文章,以發展來衡量能力作風建設成效、用實踐來檢驗能力作風建設成果,真正實現了“兩不誤,兩促進”。 
  在能力作風建設中,市開發區招商一線的干部揣著簡明讀本、讀書筆記,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上海以及港臺、日韓、歐美等招商引資的最前沿;工業經濟一線的干部走到項目工地、走進企業生產車間;建設一線的干部頂著烈日“泡”在道路建設現場……為激活干部隊伍資源,增強干部活力,該區大膽改革,在全市率先引進“政府雇員”,在全區干部中引起了強烈的“鯰魚效應”。 
  盡管面對金融危機等嚴峻形勢,但市開發區經濟發展質態良好,預計全年可完成GDP(地區生產總值)220億元,這為該區“跨江進位、升級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