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電子商務平臺:抵御寒冬的中堅力量

2008-12-2 14: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正遇經濟寒冬襲擊全球時節,中央提出了擴大內需以抵御這場百年難遇的危機之構想,并將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作為強力措施之一。而作為現代農村經濟基礎建設重要內容的電子商務又該如何構建呢?前不久,在全國唯一的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驗區重慶市,其石刻之鄉大足縣作出了探索性回應——推出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 
    大足縣以石刻五金聞名海內外。境內大足石刻催生了該縣的旅游產業欣欣向榮;而龍水五金也作為該縣最重要的特色產業,成為大足經濟的支柱,年銷售額達3億多元人民幣,大足龍水也因此享有“西南義烏”之美譽。重慶統籌城鄉工作啟動以后,大足成功列入重慶市統籌城鄉信息化首批試點區縣,重慶市看中的正是大足區域經濟電子商務的巨大發展潛力。
    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是在大足縣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和縣科委的組織牽頭下,由大足縣攜手金算盤公司搭建的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此舉旨在為大足縣構建一個集農村電子商務與鄉鎮企業信息化為一體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
    在此次重慶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過程中,大足縣科委盧云飛副主任多次強調指出,重慶市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省為單位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驗區”,大足作為重慶市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點縣更應起好示范帶頭作用,而平臺的建設是大足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重點,要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全力保障項目的成功實施。
    我國著名的電子商務專家王汝林教授在考察了重慶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以后,談到了它的積極意義:區縣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對區縣中小企業經營模式是一個很好的延伸,最主要的貢獻是有助于區域經濟產業鏈的構建,從而也會推動區域經濟的建設。面臨當今金融海嘯的影響,無疑是抵御危機的可倡之路。
    搭建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探索
    據介紹,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和當前其他農村信息化項目相比有“一同四新”的特點。
    “一同”是指該平臺和其他農村信息化項目一樣具備了農村綜合信息發布功能,能夠為各村鎮提供諸如“村容村貌”、“特色產品”、“特色經濟”、“招商引資”以及“旅游資源”等信息的發布渠道。
    作為地方特色經濟的宣傳窗口,盧副主任說:“平臺還獨立設置頻道對大足縣的重點產業和農副特產進行展示和推廣,包括大足石刻、大足五金、大足冬菜等。”
    “四新”是指該平臺還提供了四大特色功能,其中第一新是指在信息公開方面提供了“村務網絡公開”和“上級監管”功能,為普通村民和上級主管部門實時了解村鎮經濟狀態帶來了便利;第二新是指在業務管理方面提供了“財務集中管理”和“資產集中經營”,為規范和提升村鎮財務及資產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第三新是指在為農民增產增收方面提供了“農業知識”、“數字農家樂”和“農村電子商務”等功能;第四新是指提供了“企業信息化服務”功能,為村鎮企業提供包括財務、ERP、OA在內在信息化服務。這些功能全面涵蓋了新時期農村信息所涉及的信息發布、業務管理以及網上貿易等核心業務。
    大足縣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成員說:“該平臺主要是增強了電子商務功能和管理功能!
    盧副主任說:“我們的規劃是,大足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作為重慶市統籌城鄉中心平臺的二級平臺,包括區域特色經濟、特色產品、企業信息化、政策法規以及行情資訊等,促進本區域內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整個重慶市統籌城鄉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中起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平臺承上有市級一級平臺,包括特色經濟、特色產品、企業管理、招商引資、政策法規、科技知識、資訊、致富信息,啟下有鄉鎮級三級平臺,包括鄉域經濟、特色產品、企業品牌、政策法規。同時鄉鎮平臺提供了村務管理、村務公開、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核心功能!
    搭建區域電子商務平臺是一個綜合工程,它牽涉到政府、企業、軟件公司、社會力量等多方合作!八拇ㄉ虅展残畔⒎⻊掌脚_”項目負責人之一、四川省商務廳信息中心董德富先生發表了他的觀點:“我認為電子商務建設需要資金、技術、人才、物流、市場、信息流、電子商務人的創新(模型)等七大要素。搭建一個電子商務平臺的過程,實際就是參與各方組合與應用資源的過程。電子商務參與的多方都各有自己的優勢資源。因此,在政府的牽頭下,各方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就能共同做好一個區域電子商務平臺。”

    對產業鏈構建及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
    構建健全的產業鏈對現代經濟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目前的金融危機,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有一個“6+1理論”:“1”是純粹的制造業,“6”是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零售。他說:“我國沿海一帶出口企業只是充當了產業價值鏈中的1,歐美人卻掌握了其中的6!边@說明,歐美人掌握了產業鏈的命脈,我們只占著產業鏈的最低端一環。這就導致了產業鏈不健全的“中國制造”在這場危機中表現得相當脆弱。雖然我們沿海出口經濟一度風光無限,如今因忽視產業鏈構建而不少企業只有關門歇業,成為這場經濟寒冬的“重災區”。
    所以,中央一再提出要構建完整的產業鏈,要實現產業升級,并出臺了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來拉動經濟增長,其中產業創新和結構調整也被放在了顯著地位。
    國家其實已經在更早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產業鏈建設的問題。對于產業鏈構建,我國近年來在經濟園區建設過程中,頻繁提到了各地園區在招商引資時,要注重產業鏈的構建,不能只顧引資的數量而不講質量。郎咸平也多次指出,未來是產業鏈的戰爭,現在及未來我國只有著力打造各個經濟領域的完整產業鏈,才能提升抗風險能力。
    應該說,各地政府在產業鏈構建中扮演著重要組織者的角色。中央鼓勵全國各地建立經濟園區,并要求在招商引資中注意產業鏈的建設問題,此舉無疑就是肯定了地方在構建產業鏈中重要作用的體現。事實也是如此,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經濟,在特色經濟中成長起來的核心企業就具有了整合產業鏈的先天條件。當然整合產業鏈不能單靠一個企業去進行,只有依托地方政府的資源,發揮政府的組織者職能才可能完成。
    此次大足縣搭建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縣政府同樣就是在扮演這樣的角色。大足縣科委盧云飛副主任說:“我們建設這樣一個平臺,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將境內的企業組織起來,整合資源,推動整體產業集群的形成。同時,在指導強健產業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幫助地方的特色經濟利用互聯網推廣出去,從而推動大足區域經濟的發展。”
    “單個企業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而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可以發揮政府的優勢,以境內核心企業為重要節點,吸引產業鏈上的企業加入進來,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然后以區域經濟的整體形象推廣,去參與競爭,定會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比如,重慶的摩托企業在出口時就是這樣運作的!
    目前全國各地作此探索的不在少數。比如,現在阿里巴巴也在作這樣的努力。廣東省政府以汪洋書記牽頭,組織廣東省信息產業廳等政府部門與阿里巴巴簽署了《廣東省電子商務建設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建設了“廣東省電子商務專區”,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此外,廣東省科技廳也建設了“廣東省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其它地區的還有山東省信息產業廳、四川省商務廳、江蘇省常熟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地區單位同樣相繼建立了本地區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
    廣東省業內知名人士認為,電子商務在促進現代區域經濟的發展上,發揮著日趨明顯的作用。開展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有重大幫助也得到政府的重視,現在廣東省已將構建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現代產業鏈看作是改變廣東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
 

    內陸城市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的經濟使命
    這場金融危機對我國內陸城市經濟的影響相對沿海來講,實際上要小很多。那么,像四川、重慶等內陸城市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對國家抵御“寒冬”有什么樣的經濟意義呢?
    “鑒于電子商務之于現代經濟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各地方政府相繼開始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而現在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大氣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到了構建區域產業鏈的重要時期!倍赂幌壬f。
    董德富先生進一步分析到:“當然,內陸建設這樣的平臺,對于這場經濟寒冬來說它還承載著更重要的使命。首先,吸收作用:一、吸收優質的企業和產業到更適合的區域經濟生態圈,迅速完成產業和生態圈的升級,促進經濟發展;二、吸收經濟壓力,這次沿海經濟遭受了更大的經濟寒冬,內陸西部一些重要省份,有必要吸收由沿海轉移自內陸的經濟壓力。那么創新經濟模式,增加勞動力就業,提升企業競爭力也就勢在必行;通過平臺很好的發揮政府組織功能,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整合,發展區域經濟,增加就業,增加縣域中小企業及員工的收入,從而更多的承擔起中國經濟發展的責任。其次,榜樣作用:政府建立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帶動更多的縣域中小企業走上信息化之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及抵御危機的能力,樹立企業的抵御經濟寒冬的信心,很好的推廣區域平臺在企業能夠起到‘開源節流’的作用,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更好的開辟新的市場,發現新的原料來源,創造新的商業機會;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內部必要的管理,節約成本,為西部地區信息化建設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通過電子商務運用成功案例推廣,為企業更好展示新的發展模式,推進企業和產業升級!
    而王汝林教授認為,各地區縣在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過程中,無形當中還誕生出了一個“數字化新農村解決方案”。他說:“在當前特殊經濟時期,這一方案加以完善具有很好的推廣運用價值!
    那么,這是不是昭示著各地的探索開始彌補了農村經濟基礎建設最薄弱的一環——電子商務短板,從而吹響了統籌城鄉數字化新農村,為農村經濟建設增添生力軍的號角呢?
    企業的反應及政府的對策
    調查表明,各地企業對政府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認可!拔覀兇_實需要一個權威、真實、有效的電子商務平臺,來增加贏利渠道!币恢行∑髽I主如是說,“權威是指要由政府部門來牽頭建設一個比較的統一平臺;真實是指平臺上提供的信息要真實;有效是指企業通過平臺獲得的信息要有實際意義!贝_實如此,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賺到錢。
    “效果隨著時間推移和平臺參與者不斷參與,正在不斷顯現!倍赂徽f,“因此,為了更好更快的發揮平臺的作用,我們現在正著力由務虛向務實轉變,統籌城鄉商品、市場與大城市專業市場對接,逐步形成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對接;平臺通過產業上下游供應商的參與,創造一些招商引資方式,通過項目的收集和定向配對方式,能夠促成項目加速落地!
    對此,盧副主任講到:“為了吸引企業上平臺,在企業從事電子商務不可缺的管理功能部分,平臺采用了軟件服務化模式(SaaS),這樣也有效的降低企業的使用成本和風險,充分考慮到了盡量降低企業的使用門坎,同時讓其簡單易用。”
    盧副主任還透露說:“到目前為止,大足平臺分別于九月下旬、十月中旬完成了兩次全縣范圍培訓,總共培訓重點企業近百家,并搭建了部分示范企業的平臺應用。”
    看來,政府在建設區域電子商務平臺上,正進行著扎扎實實的投入,大家對這一平臺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抵御“經濟寒冬”充滿著信心和希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